[发明专利]一株维生素B1 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8193.8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3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胥传来;曾露;匡华;徐丽广;孙茂忠;刘丽强;吴晓玲;宋珊珊;胡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20 | 分类号: | C12N5/20;C07K16/44;G01N33/82;G01N33/577;C07K14/765;C07K1/107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张仕婷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维生素 base sub | ||
一株维生素Bsubgt;1/subgt;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CBDD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安全免疫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合成了维生素Bsubgt;1/subgt;半抗原,制备了维生素Bsubgt;1/subgt;完全抗原,并将它与等量弗氏佐剂混合乳化完全,通过背部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及杂交瘤细胞筛选得到一株维生素Bsubgt;1/subgt;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CBDD,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512,保藏日期2019年10月14日。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对维生素Bsubgt;1/subgt;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ICsubgt;50/subgt;为20 ng/mL)。本发明成果可用于建立婴幼儿食品、乳品和其他含有维生素Bsubgt;1/subgt;的食品中维生素Bsubgt;1/subgt;含量的免疫检测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维生素B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CBDD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安全免疫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维生素B1属于B族维生素,也称为盐酸硫铵,广泛存在于食品中并且可作为膳食添加剂,每日推荐的维生素B1摄入量成人通常为8-15mg。维生素B1以辅酶形式参与糖的分解代谢,有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维生素B1是维持正常神经活动所必需的。此外,维生素B1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维生素B1在体内转变成硫胺素焦磷酸,参与糖在体内的代谢。维生素B1缺乏时,糖在组织内的氧化受到影响。还会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的作用,缺乏维生素B1时该酶活性过高,乙酰胆碱大量破坏使神经传导受到影响,可引起多种神经炎症,还可造成胃肠蠕动缓慢,消化道分泌减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障碍。因此,有必要建立快速、高效的维生素B1检测方法。
维生素B1含量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质联用 (LC-MS)、荧光分光光度法等仪器方法,这些检测方法具有耗时、步骤繁琐、无法进行现场快速检测、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建立快速简便的维生素B1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酶联免疫法(ELISA)是一种极为高效、敏感、快速的检测方法,适用于大量样本的现场快速检测,为维生素B1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途径。建立高效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筛选高特异性的单克隆单体是重要前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株维生素B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CBDD及其应用,由该细胞株制备的抗体对维生素B1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检测灵敏度,可以用来建立维生素B1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株维生素B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CBDD,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分类命名为单克隆细胞株,保藏日期2019年10月14日,保藏编号CGMCCNo.18512。
维生素B1单克隆抗体,由所述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512的维生素B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CBDD分泌产生。
所述维生素B1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建立维生素B1含量的免疫检测方法,应用于食品中维生素B1的检测。所述检测领域为婴幼儿食品、乳品或其他含有维生素B1的食品中。
所述维生素B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CBDD的免疫原VB1-HS-BSA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81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