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比色-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8463.5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4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窦新存;苏珍;李毓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F15/00;G01N21/33;G01N21/6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聚集 诱导 发光 效应 比色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比色-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该荧光探针的化学名称为硝酸化异硫氰根·(三联吡啶)合铂(Ⅱ),其结构式(1)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该比色-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称取氯亚铂酸钾1g溶解在20mL水中,加入醋酸24ml和1,5-环辛二烯1mL,加热温度80℃,反应30min,有淡黄色的晶体沉淀,将沉淀依次用50mL水、50mL乙醇和50mL乙醚进行清洗,去除未反应的原料,然后在温度60℃下干燥1小时,得到的二氯·(1,5-环辛二烯)合铂(Ⅱ);
b、将步骤a得到的二氯·(1,5-环辛二烯)合铂(Ⅱ)0.15g置于10mL水中,加入0.094g三联吡啶,温度40-50℃恒温,时间15min,固体溶解,过滤未反应的二氯·(1,5-环辛二烯)合铂(Ⅱ),滤液通过旋蒸后获得固体为氯化氯·(三联吡啶)合铂(Ⅱ),再用50mL乙醚洗涤3次,置于空气中干燥;
c、将步骤b得到的氯化氯·(三联吡啶)合铂(Ⅱ)0.1g溶解在5mL水中,加入0.1-5g的硫氰酸钾,得到橙红色沉淀硫氰酸化异硫氰根·(三联吡啶)合铂(Ⅱ),过滤,在温度60℃下干燥1小时,然后利用常规的重结晶法将产物提纯;
d、取20-80g硝酸钾或硝酸钠加入50mL水中,加热水温至其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至室温,有硝酸钾或硝酸钠固体析出,得到过饱和硝酸钾或硝酸钠溶液;
e、将步骤c得到的提纯后的硫氰酸化异硫氰根·(三联吡啶)合铂(Ⅱ)置于步骤d的过饱和硝酸钠或硝酸钾溶液中,搅拌30-60min,得到黄色固体,过滤后在温度60℃下干燥1小时,即得到结构式(1)所示的硝酸化异硫氰根·(三联吡啶)合铂(Ⅱ)探针分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效应的比色-荧光探针在检测高氯酸根或氯酸根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84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