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全接触式喷嘴隔热帽罩、喷嘴及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8948.4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4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范育新;刘天池;郭昆;赵世龙;吴伟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R3/28 | 分类号: | F23R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陈风平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喷嘴 隔热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非全接触式喷嘴隔热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罩(1)包括帽端(10)以及自所述帽端(10)边缘延伸的筒形罩壁(20);所述罩壁(20)包括位于喷头外周的第一罩壁(201),所述第一罩壁(201)与喷头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小第一罩壁与喷头接触面积的热保护机构(30);所述热保护机构(30)为以下任一种结构:
所述热保护机构为设置于第一罩壁与喷头之间的隔热腔(320),所述隔热腔( 320 )为设置于第一罩壁与喷头之间的空腔;
或所述热保护机构由隔热层(310)和隔热腔(320)组成,所述隔热腔(320)为设置于所述隔热层上的沿着周向间隔分布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全接触式喷嘴隔热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壁(20)靠近所述帽端(10)的端部为第一端(210),所述罩壁(20)远离所述帽端(10)的端部为第二端(220),在所述第一罩壁(201)靠近帽端(10)的端部设置一个位于所述第一罩壁(201)内壁边缘的台阶(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全接触式喷嘴隔热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壁(201)在远离帽端(10)的端部设置有若干个间隔分布的连接端(330)。
4.一种喷油杆用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帽罩(1)以及喷头,所述帽罩与喷头之间设置有热保护机构(30)。
5.一种非全接触式喷嘴隔热帽罩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帽罩分隔为功能区以及热保护区,功能区包括帽罩的帽端和维持帽罩强度的位于喷头外围的第一罩壁,第一罩壁采用高温合金制作,帽罩的第一罩壁与喷头之间为热功能保护区;
S2:在热功能保护区设置热保护机构;
S3:热保护机构的优化:优化方式为在第一罩壁与喷头之间设置空气层作为隔热腔;
S4:对得到的帽罩结构模型进行验证,得到改进后的帽罩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89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