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9198.2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0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雅史;松崎静江;辻真由子;早坂良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50/54 | 分类号: | H01H50/54;H01H50/14;H01H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装置 电磁 继电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由一对触点产生的电弧导致壳体损伤的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触点装置(2)包括触点部(6)、壳体(12)、分隔壁(18)和遮蔽构件(13)。触点部具有一对触点(31、32),用于切换为一对触点接触的闭合状态和一对触点分开的断开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壳体用于收纳触点部、分隔壁和遮蔽构件。分隔壁设于在与一对触点彼此相对的相对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偏离触点部的位置,将壳体的内部分隔为包括触点部的第1空间(S1)和不包括触点部的第2空间。遮蔽构件设于分隔壁。分隔壁具有连接第1空间和第2空间(S5)的开口部(23)。开口部在与上述的正交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与处于断开状态的一对触点之间的空间(S6)重叠。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而言涉及一种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有触点部的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该触点部择一地切换为触点闭合状态和触点断开状态中的任一个状态。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JP2011-3308A)中记载的电磁继电器(电磁relay)包括可动触点及固定触点(一对触点)、基体(分隔壁部)和盖(壳体)。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择一地切换为彼此接触的状态(触点闭合状态)和彼此分开的状态(触点断开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在基体设有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在基体设有用于在制造时确认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之间的间隔的开口部。盖用于收纳基体。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磁继电器中,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彼此接触时产生的电弧(火花)经由基体的开口部与盖接触。由此,存在盖损伤的情况。
鉴于上述事由,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因由一对触点产生的电弧导致壳体损伤的触点装置和电磁继电器。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触点装置包括触点部、壳体、分隔壁和遮蔽构件。所述触点部具有一对触点,用于切换为所述一对触点接触的触点闭合状态和所述一对触点分开的触点断开状态中的一个状态。所述壳体用于收纳所述触点部。所述分隔壁设于在与所述一对触点彼此相对的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偏离所述触点部的位置,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为包括所述触点部的第1空间和不包括所述触点部的第2空间。所述遮蔽构件设于所述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具有连接所述第1空间和所述第2空间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与所述交叉方向平行的方向上与处于所述断开状态的所述一对触点之间的空间重叠。所述遮蔽构件具有覆盖所述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主部。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电磁继电器包括所述触点装置和电磁体装置。所述电磁体装置用于将所述一对触点切换为所述断开状态和所述闭合状态中的一个状态。
本公开具有能够抑制因由一对触点产生的电弧导致壳体损伤这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侧观察省略了壳体的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主视图。
图2是从后侧观察省略了壳体的上述电磁继电器的后视图。
图3是从后侧观察没有省略壳体的上述电磁继电器的后视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A-A线截面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从后侧观察上述电磁继电器的遮蔽构件的立体图。
图6A是表示变形例1的电磁继电器的遮蔽构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6B是表示变形例1的电磁继电器的遮蔽构件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变形例2的电磁继电器的遮蔽构件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91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减少车辆阀劣化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