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规则货物分拣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99352.6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6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徐京民;唐兵;肖金飞;姚小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36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规则 货物 分拣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所述的不规则货物分拣装置及其方法,基于人工扫码采用后续自动化设备实现准确输送与分拣控制,以期提高根据货物实际大小进行规格调整与分拣不规则与小件货物的处理能力,缩短人工干预与操作环节、整体上提高自动化作业水平与分拣效率。不规则货物分拣装置包括有,由多组分拣小车组成的输送线、沿输送方向设置的扫描单元、空车检测装置、以及输送线上方的暂存单元。暂存单元具有架设于输送线的机架、横向传动组件和垂向驱动组件。一组相对设置的托板各自通过转轴连接于机架;横向传动组件连接于每一托板的侧部,垂向驱动组件施加的垂向驱动力,通过横向传动组件带动托板在垂向上往复翻转而实现开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扫码而实现自动分拣不规则、小件货物的分拣装置及其方法改进,属于物流分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电商与快递行业的物流分拣作业现场,通常采用分拣小车进行货物自动输送、分拣等操作。载有货物的行走小车在输送线上循环输送,以实现货物的快速分拣与装卸。
每天现有分拨转运中心处理的货物量越来越大,其中不乏不规则外型的特殊货物,如球状、锥状和柱状、以及超出标准尺寸下限的微小货物等,此类外形不规则货物的分拣普遍地需要人工全程操作,因此分拣操作的时效较长。若采取自动化分拣设备进行操作,则准确性较差、需要多次返工处理。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不规则货物分拣装置及其方法,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基于人工扫码采用后续自动化设备实现准确输送与分拣控制,以期提高根据货物实际大小进行规格调整与分拣不规则与小件货物的处理能力,缩短人工干预与操作环节、整体上提高自动化作业水平与分拣效率。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申请所述的不规则货物分拣装置,主要包括有:
由多组分拣小车组成的输送线、沿输送方向设置的扫描单元和空车检测装置。
与上述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不规划货物分拣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输送线上方的暂存单元。
其中,暂存单元具有架设于输送线的机架、横向传动组件和垂向驱动组件。
具体地,一组相对设置的托板各自通过转轴连接于机架;横向传动组件连接于每一托板的侧部,垂向驱动组件施加的垂向驱动力,通过横向传动组件带动托板在垂向上往复翻转而实现开合。
如上述设计构思,采用人工扫码识别后货物可暂时存放于暂存单元的托板,托板既构成了承载装置,同时也是可开合的货物出口。当后续分拣计划执行时,货物可通过翻转打开的托板之间的间隙滑落至下方的分拣小车上。
为进一步地提高控制托板开合状态的执行效率,较为优选与细化的改进方案是,所述的横向传动组件,包括滑轨和滑动连接于滑轨的托板固定块;在托板侧部设置有连接托板固定块的凸轴;滑轨的一端通过销轴连接于机架,其另一端沿垂向连接于垂向驱动组件。
为实现在托板完全打开与闭合之间端点位置的准确控制,保证长时间使用后,托板仍然能够每次打开至设定角度和对接到位而严密地闭合。为此,可在滑轨上固定有限制托板固定块滑行距离的限位块。
为进一步地提高垂向驱动传递与实现处于远端的托板开合执行到位率,可采取下述改进方案:
所述的垂向驱动组件,包括导轨、电机、以及连接横向传动组件的导轮固定块;导轨沿垂向固定于机架,在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导轮,导轮与导轮固定块通过销轴连接;偏心轮具有2个轴孔,通过轴孔偏心轮分别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以及通过销轴连接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导轮固定块。
针对不规划或小件货物易于移动而可能从输送线滑落的问题,配合于上述暂存单元的设计、以及考虑到货物能够从暂存单元准确、稳定地转移至分拣小车,可在分拣小车的主机架上安装有前后挡边,在其输送带上设置有左右挡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科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9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