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轮转向操纵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099377.6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1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沈思颖;赵大林;马晓平;方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3/16 | 分类号: | B64C13/16;B64C13/50;B64C25/50 |
代理公司: | 11021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梦圆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耳座 伺服 操纵机构 固定耳片 连接耳片 前轮转向 直线舵机 输出轴 机身 舵机 耳卡 前轮转向机构 舵机底板 机身连接 平板连接 通用性强 无耳卡箍 装卸方便 耳片孔 无人化 转向杆 抱合 单耳 改装 | ||
1.一种前轮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直线舵机(110),所述伺服直线舵机(110)包括:
机身(111),其尾部具有固定耳片;以及
输出轴(112),其一端与所述机身(111)连接,另一端具有连接耳片;
舵机支座(120),包括一耳座和与所述耳座相连的平板,所述耳座具有一单耳通过螺栓与所述机身(111)的固定耳片连接;
舵机底板(130),通过螺栓与所述舵机支座(120)的平板连接固定;
有耳卡箍(140),具有一耳片孔通过螺栓与所述输出轴(112)的连接耳片连接;以及
无耳卡箍(150),通过螺栓与所述有耳卡箍(140)抱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11)为两点式固定,所述机身(111)通过电气接口与一控制计算机连接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112)为伸缩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舵机底板(130)为一带多孔凹槽加强筋的零件;
所述舵机底板(130)通过形状贴合、挤压预紧和铆接的方式固定在飞机机身结构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支座(120)中所述耳座的单耳与所述有耳卡箍(140)的耳片孔内均嵌有向心关节轴承,螺栓穿过所述向心关节轴承实现所述单耳与所述固定耳片的连接,及所述耳片孔与所述连接耳片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耳卡箍(140)和所述无耳卡箍(150)内贴有橡胶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耳卡箍(140)与所述无耳卡箍(150)绕过一前轮转向杆(200)抱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前轮转向操纵机构(100)通过所述有耳卡箍(140)和所述无耳卡箍(150)与所述前轮转向杆(200)相连,所述前轮转向杆(200)向下外伸与飞机起落架前轮角叉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轮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操纵机构连接处于不加载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09937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推进器反馈环位置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轮子致动器锁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