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同粒径的贵金属球形粉末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0013.5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1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郝海英;于文军;户赫龙;付丰年;陈晓巍;董亭义;吕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翠铂林有色金属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粒径 贵金属 球形 粉末 制备 装置 方法 | ||
本粉末公开了一种不同粒径贵金属球形粉末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雾化室和其下游的粉末分区室;所述雾化室包括熔炼室,熔炼室下方设置喷嘴和收集盘;所述粉末分区室用隔板分隔为多个区域。所述方法使用所述装置得到粒径10微米到200微米的贵金属球形粉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同粒径贵金属球形粉末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微电子技术、表面封装技术和显示技术向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和多功能方面发展,微纳米级粉末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而贵金属由于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的耐腐蚀性,高电导率、热导率、稳定性,以及特有的电学、光学等性能,被应用在众多领域。球形度高,粒径分布窄的贵金属粉末的制备尤为重要。而贵金属价格昂贵,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要降低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另外实际生产中制备出的贵金属粒度范围较宽,不太均匀,往往需要研磨后使用。如不区分粒度,会造成研磨耗能问题。不同的使用环境对贵金属的粒度要求不一样,区分粒度,有助于扩大贵金属粉末的使用范围,提高其利用率。目前实际生产中多采用过筛的方法,而贵金属价格昂贵,会沾附,损耗较大,长期使用,网孔容易堵塞。筛分流程使粉末经过容器,接触越多,损耗越大。因此,设备越简化,越适合贵金属粉末的制备。中国专利CN 208357226,使用的是过筛区分方法,如果用于贵金属粉末筛分,长期使用损耗较大。中国专利CN 109304472采用水雾化制粉,流程较为复杂,需要离心脱水及干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同粒径贵金属球形粉末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采用雾化制粉和离心筛分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不同粒径的颗粒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贵金属粉末的损耗。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不同粒径贵金属球形粉末的制备装置,包括雾化室6和粉末分区室14。其中雾化室6固定安装在工作台9上,粉末分区室14安装在支架11上。物料从锥形漏斗1进入熔炼室2内。启动真空系统3,抽真空,使熔炼室2内真空度为10-3~10-5Pa,充入惰性气体氩气,使压力达到0.02-0.2MPa。启动感应加热及测温系统4,使贵金属溶液达到过热度1800℃~1850℃,保温一段时间,启动高压气流系统7,高压气流系统7有6个气流喷嘴,均匀分布在雾化室的外侧。当贵金属溶液从喷嘴5喷出时,被从气流通道充入的高压气流击碎,冷却,形成球形粉末,降落至圆锥形收集盘8内。粉末由螺旋式管道10进入粉末分区室14。粉末分区室14用隔板15,16分成三个区域,不同直径的粉末降落在粉末分区室14的不同位置,即,一级收集区17,二级收集区18,三级收集区19。由气流带走的少量粉末被滞留在出气阀13的滤网上,此滤网可拆卸。另外,增加隔板的数量可以实现更多级别的粉末筛分。
本发明还包括制备不同粒径贵金属球形粉末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贵金属颗粒投入熔炼室,抽真空后充入惰性气体;
2)启动感应加热及测温系统,使贵金属颗粒熔化,从喷嘴喷出;
3)高压气流将喷出的金属液滴击碎,冷却,形成球形粉末,
4)球形粉末通过螺旋式管道进入粉末分区室;
5)使用高压气流将进入的粉末落在粉末分区室的不同位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贵金属熔炼、气雾化制粉与气流筛分结合起来,流程简单,制备的球形粉末粒径为10微米到200微米,并且可以实行粒径范围内多级分区收集。本发明可以制备多种贵金属球形粉末,如,Au粉,银粉,铂粉,钯粉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不同粒径贵金属球形粉末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翠铂林有色金属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翠铂林有色金属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00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