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紧凑型接地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0784.4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8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晶;胡元潮;方潇;柯方超;周秋鹏;段志强;孙利平;廖晓红;王雅文;周蠡;熊川羽;周英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H01R43/00;H02G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章辉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杆塔 紧凑型 接地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紧凑型接地装置,包括固定在桩基顶部的环形拉环、覆盖在桩基外侧的外敷面状电极和固定在桩基顶部的接地引下线,环形拉环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抽拉杆,多个抽拉杆呈米字型布置,抽拉杆包括外卡槽、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悬挂外敷面状电极的挂钩,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外卡槽的一端相卡接,外卡槽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相卡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环形拉环相连接,接地引下线为带有接线鼻子的接地线,接线鼻子与杆塔的塔腿或者接地端子排相连接,接地线与外敷面状电极相贴合,外敷面状电极外围的上部、中部、下部都通过匝带进行捆绑。本设计不仅降阻效果好,而且可靠性高、施工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紧凑型接地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提高接地装置的降阻效果。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发展,输电线路的建设密度逐渐增大,导致雷击线路事故不断变多,据统计输电线路约40%~70%的事故是由雷击引起,给电网运行带来巨额经济损失。输电杆塔降阻需要增设人工接地体,当故障电流通过塔基入地时,电流在钢筋和接地装置各段的散流是不均匀的,而且散流不均匀性还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接地短路电流的散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为提高杆塔的接地性能,减小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电力行业专家从各个角度研究降阻的方法和策略。传统的降阻方法包括埋设垂直接地极、引外接地网和外延接地体,此类方法旨在增加深埋接地极的长度、优化接地极的布置方式。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在实际接地工程中采用辅助降阻材料进行接地降阻,一些辅助降阻材料存在降阻长效性与技术经济性的瓶颈。
由于杆塔自身基础自然接地能够减少外延施工难度,且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灌装基坑占地面积较大,研究杆塔基础接地降阻方法具有较高实际工程应用价值。当输电杆塔降阻增设人工接地体时,雷电流流经钢筋与接地装置时,受不同因素影响导致其散流不均匀。而降低杆塔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和分析接地装置的散流规律是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优化设计的重要基础。因此,研究一种充分发挥杆塔基础内芯钢筋的散流作用,提高杆塔基础的接地性能的装置,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降阻效果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降阻效果好、可靠性高、施工简便的输电线路杆塔紧凑型接地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输电线路杆塔紧凑型接地装置,包括固定在桩基顶部的环形拉环、覆盖在桩基外侧的外敷面状电极和固定在桩基顶部的接地引下线,所述环形拉环上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抽拉杆,多个抽拉杆呈米字型布置,所述抽拉杆包括外卡槽、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悬挂外敷面状电极的挂钩,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外卡槽的一端相卡接,外卡槽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相卡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环形拉环相连接,所述接地引下线为带有接线鼻子的接地线,所述接线鼻子与杆塔的塔腿或者接地端子排相连接,所述接地线与外敷面状电极相贴合。
所述外卡槽为圆柱体结构,外卡槽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外卡槽两端面的贯穿槽,外卡槽的内部沿其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形槽,圆形槽位于贯穿槽的外周部,且与贯穿槽相通;
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均包括圆柱段,所述圆柱段的一端与挂钩相连接,圆柱段的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凸起,圆柱段可沿贯穿槽的内壁轴向移动,所述凸起与圆形槽相卡接。
所述圆柱段远离凸起的一端的外壁上开设有圆形贯穿槽,所述挂钩包括钩体与卡块,所述钩体的尾部穿过圆形贯穿槽后与卡块相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还包括圆锥台段,所述圆柱段远离凸起的一端与圆锥台段的大直径端相连接。
所述外敷面状电极为金属箔。
所述外敷面状电极为不锈钢纤维编织而成的布状或者毯状的金属编织带。
所述外敷面状电极外围的上部、中部、下部都通过匝带进行捆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07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