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油酥皮糕点的烘焙油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1091.7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7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南侨食品有限公司;天津南侨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南侨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9/007 | 分类号: | A23D9/007;A23D9/013;A23D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陈晓妍;陈晓庭 |
地址: | 2015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油酥 糕点 烘焙 油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油酥皮糕点的烘焙油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烘焙油脂的组分包括:
其中,所述第一酯交换油脂和所述第二酯交换油脂均通过化学酯交换方法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焙油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酯交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加热:将原料油混合后得到混合油,加热所述混合油,脱除所述混合油中的水分和氧气;
酯交换反应:向所述混合油中加入碱性催化剂,抽真空反应;
中和:反应后加入酸剂进行中和反应,得到粗酯交换油脂;
脱色脱臭:向所述粗酯交换油脂中加入吸附剂,得到脱色酯交换油,经脱臭后得到最终的酯交换油脂;
其中,所述第一酯交换油脂的化学酯交换方法采用的所述原料油是质量百分数为60-90%的棕榈液油和10-40%的棕榈硬脂,所述第二酯交换油脂的化学酯交换方法采用的所述原料油是质量百分数为60-90%的棕榈硬脂和10-40%的椰子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焙油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酯交换油脂在10-20℃时的SFC为30-50%、在20-30℃时的SFC为15-30%,所述第一酯交换油脂的熔点为38-43℃;所述第二酯交换油脂在35℃时的SFC低于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焙油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化学酯交换方法中,所述加热步骤的加热温度为100-110℃;所述酯交换反应步骤中,真空强度为1-3mbar、反应时间为20-50min,所述碱性催化剂为甲醇钠,甲醇钠的加入质量占所述混合油质量的0.05-0.2%;所述中和步骤中,反应时间为20-40min,酸剂采用质量浓度为15-25%的柠檬酸溶液,且所述柠檬酸溶液的加入质量为甲醇钠质量的5-8倍;所述脱色脱臭的步骤中,所述吸附剂采用活性白土,且所述活性白土的加入质量为所述混合油质量百分数的0.5-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烘焙油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烘焙油脂的组分包括:棕榈液油40.3%、无水黄油15%、棕榈硬脂13%、椰子油10%、第一酯交换油脂20%、丙二醇脂肪酸酯0.4%、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4%、风味增强剂0.8%以及食品用香精0.1%,其中第一酯交换油脂采用质量百分数为70%的棕榈液油与质量百分数为30%的棕榈硬脂进行化学酯交换反应得到;
或者,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烘焙油脂的组分包括:棕榈液油23.02%、无水黄油25%、所述第一酯交换油脂50%、丙二醇脂肪酸酯0.6%、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3%、风味增强剂1%以及食品用香精0.08%,其中所述第一酯交换油脂采用质量百分数为70%的棕榈液油与质量百分数为30%的棕榈硬脂进行化学酯交换反应得到;
或者,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烘焙油脂的组分包括:棕榈液油25.337%、无水黄油25%、大豆油5%、所述第一酯交换油脂20%、所述第二酯交换油脂23%、丙二醇脂肪酸酯0.5%、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1%、风味增强剂1%、食品用香精0.06%以及β-胡萝卜素0.003%,其中所述第一酯交换油脂采用质量百分数为70%的棕榈液油与质量百分数为30%的棕榈硬脂进行化学酯交换反应得到,所述第二酯交换油脂采用质量百分数为75%的棕榈硬脂与质量百分数为25%的椰子油进行化学酯交换反应得到;
或者,以质量百分数计,所述烘焙油脂的组分包括:棕榈液油60%、无水黄油20%、棕榈硬脂18%、丙二醇脂肪酸酯0.6%、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2%、风味增强剂1%以及食品用香精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焙油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焙油脂在20-30℃的SFC为1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南侨食品有限公司;天津南侨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南侨食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南侨食品有限公司;天津南侨食品有限公司;广州南侨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10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