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悬挂结构中的重力发电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1199.6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1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尤卫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德斯汽车电机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18 | 分类号: | B60G13/18;F03G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嘉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8 | 代理人: | 盛际丰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结构 中的 重力 发电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在悬挂结构中的重力发电技术,包括固定支撑架,固定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中部活动套接有摇臂,摇臂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减震机构,摇臂的另一端与顶杆的上端活动连接,减震机构的底端与固定支撑架固定连接。该在悬挂结构中的重力发电技术,通过液压减震器与直线往复式发电机的配合可以将汽车行驶中由颠簸造成液压减震器产生的上下运动来产生电能,将发电机产生的电能补充给电池组,延长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解决了人们需要频繁补充电能的问题,而且本技术发明可以和液压减震器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采用往复式电机/发电机使用,适应性强,适合广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悬挂结构中的重力发电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一种主要交通工具,由于人们环保观念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也慢慢开始取代燃油汽车,目前,为了提高行驶过程中人员的舒适性,汽车悬架中都设计有减震结构,而其中减震结构大部分是液压结构,由液压减震器和悬架配合来进行减震,但现有的电动汽车悬架在工作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是通过蓄电池供电,在人们需要远距离出行的时候,常常为电动汽车的动力不足而忧虑,在行驶一定距离之后需要到固定的充电点进行电能补充,需要等充满电能之后才能上路,非常的耗费时间,耽误出行安排,其次,在一些偏僻的城镇,充电点往往较少,存在不够用的情况,导致汽车充电非常麻烦。
2、现有的电动汽车悬架结构大多采用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系统,减震效果差,驾驶人员在驾车时震动感过于强烈,严重影响人们的舒适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悬挂结构中的重力发电技术,具备易于推广、适应性强、节约能源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悬挂结构中的重力发电技术,包括固定支撑架,所述固定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中部活动套接有摇臂,所述摇臂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与顶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减震机构的底端与固定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撑架一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中部均活动套接有旋转轴,两个所述旋转轴中部的两侧均与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底部所述双连杆一侧的上部与顶杆的底端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双连杆的另一端均连接环,两个所述连接环的开口端均活动套接有销轴,两个所述销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串接轴,所述串接轴中部的两侧活动连接有轮毂轴,所述串接轴的中部活动连接有位于轮毂轴连接处内部的限位装置,所述轮毂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轮毂,所述轮毂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轮胎。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连接块、发电机、限位块、液压减震器、螺旋弹簧,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减震器,所述限位块底端中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弹簧,所述发电机可以为直线往复发电机,也可以用纯电的往复电动机。
优选的,所述双连杆一侧的上部与顶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顶杆的上端与摇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摇臂的中部与限位杆的中部活动套接,且摇臂的另一端与减震机构的上端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双连杆与固定支撑架和销轴均通过轴承之间存在的结构间隙构成了随向转动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双连杆与固定支撑架和串接轴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是该悬挂的基本结构,且双连杆中上、下两个连杆通过轴承或者万向节结构实现上、下两个自由度的摆动。
优选的,所述顶杆能够在悬挂结构上下快速摆动时实现柔性摆动。
与现有的汽车悬架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德斯汽车电机无锡有限公司,未经艾德斯汽车电机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1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