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构建数据模拟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1273.4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3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甄希金;杨润党;王浩;侯星;赵晶;董家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博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6/28;G06Q50/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王佳妮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建 数据 模拟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建数据模拟器的方法,如下步骤:a、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建立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将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分别建立数据模型;b构建静态数据模型与动态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公式,形成关联数据模型;c、以数据模型和关联数据模型为基础构建模拟数据算法,形成静态数据生成算法和动态数据生成算法;d、形成包含静态数据模拟和动态数据模拟的数据算法表,形成数据模拟器。为自主研发的海量异构数据管理平台提供海量模拟数据,并为船舶分段车间智能管控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对船舶分段车间全面的精细化、精准化、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与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分段智能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构建数据模拟器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制造中基于海量异构数据的数据模拟器。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制造过程的互联互通平台是船舶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必须集中力量研究攻关、力争全面突破,进而支撑船舶生产设计、综合管控和船舶建造的协同作业,从而全面提高船舶制造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提升船舶产品的竞争力。
但现有技术中,面对海量的制造加工数据,无法进行统一的有效利用,对于数据没有将进行系统的采集、归纳和得出可以进一步参考的数据结论,也无法对派工等工作时效进行预估和调整,无法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建数据模拟器的方法,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数据模型及关联公式,形成数据模拟器,便于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安排派工计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构建数据模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进行数据采集,采集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将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分别建立数据模型;b构建静态数据模型与动态数据模型之间的关联公式,形成关联数据模型;c、以数据模型和关联数据模型为基础构建模拟数据算法,形成静态数据生成算法和动态数据生成算法;d、形成包含静态数据模拟和动态数据模拟的数据算法表,形成数据模拟器。
优选的,a步骤中,静态数据包括组织结构数据、产品结构数据、资源信息数据和工艺信息数据;a步骤中,动态数据包括计划排产数据、派工反馈数据、质量管控数据、切割管控数据和焊接管控数据。
进一步,c步骤中,静态数据生成算法包括单数据表生成算法和树型数据表生成算法;动态数据生成算法,包括简单算法和复杂算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改进方案,通过数据的采集,构件了数据模拟器,为平台测试、优化提供支持;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中,静态数据包括组织结构数据、产品结构数据、资源信息数据和工艺信息数据,动态数据包括计划排产数据、派工反馈数据、质量管控数据、切割管控数据和焊接管控数据,使得生成的模拟器对于整个生产过程起到一个数据控制的作用;
3、本发明使得海量数据通过数据模拟器形象表达,使之可视化,便于后续的操作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构件数据模拟器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博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上海申博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12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