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硬盘托盘及固态硬盘托盘的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1527.2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3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4 | 分类号: | G11B33/04;G11B3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南霆;程爽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硬盘 托盘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硬盘托盘,包括底座、上盖及位移固定件;底座具有容置空间,底座的前部形成挡止部,底座的相对两个壁体分别形成滑槽,位移固定件设在容置空间内,位移固定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滑动部,以分别设在滑槽内,上盖盖设在底座上,上盖的两侧形成多组成对的定位部,位移固定件的相对两侧的两个定位口选择性地供对应的定位部插入;使用上,将固态硬盘模块设在容置空间内,挡止部定位固态硬盘模块的前部,位移固定件移动至固态硬盘模块的后部固定,再盖上上盖,由于不需额外工具即可完成组装,由此达到提升组装便利性及效率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态硬盘托盘及固态硬盘托盘的组装方法,更特别地涉及一种不需要额外组装工具,即可进行组装的可实现无工具组装功能的固态硬盘托盘。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种不同规格的笔记本电脑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这些笔记本电脑内所使用的硬盘多为M.2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以下简称SSD),通过设置M.2SSD使得笔记本电脑得以降低部分重量,而具备轻巧的特点,使得笔记本电脑相较于传统桌面计算机来说轻巧、好携带,深受商务人士或学生喜爱;但是,笔记本电脑在维修或者硬件升级上,因为受到内部空间限制,或者原厂组装时的电路布置、扁平电缆安放复杂,造成维修或升级时在硬件更换上的困难,使得消费者仅能淘汰功能正常但已不敷使用的笔记本电脑,而购买新款的笔记本电脑。
由于这些被淘汰的笔记本电脑功能正常,为了有效回收利用,会将内部的M.2SSD拆解下来,并且安装在硬盘转接装置上,以转用在其它电子装置上,如桌面计算机、服务器或其它笔记本电脑内;然而,使用者将M.2SSD安装在所述硬盘转接装置的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组装工具如螺丝刀等,导致组装上步骤繁复,而且组装配件细小,在组装过程中容易遗失;所以,如何便利地组装M.2SSD是目前亟需改善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固态硬盘托盘,通过在固态硬盘托盘内形成有用以定位、固定的结构,以及设置可匹配多种SSD尺寸而卡固SSD的可移动地固定组件,以实现在不需要组装工具的情况下快速且便利的完成组装SSD。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硬盘托盘,其包括:
底座,其具有相对的前部、后部以及容置空间,所述底座的前部形成挡止部,所述底座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个壁体分别形成滑槽;
位移固定件,其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容置空间内,所述位移固定件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滑动部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滑槽内,所述位移固定件的相对两侧形成对应的两个定位口,所述位移固定件的前部形成卡固部;
上盖,其盖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上盖的两侧形成多组成对的定位部,各定位口选择性地供对应的定位部插入,各滑槽供各定位部插入。
通过上述结构可知,用户将固态硬盘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容置空间内时,由所述挡止部定位、固定所述固态硬盘模块的前部,并且通过所述位移固定件向前位移至对应所述固态硬盘模块的后部,并且通过所述卡固部卡顶、固定所述固态硬盘模块的后部,由此可将所述固态硬盘模块牢固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最后再将所述上盖盖设在所述底座上,以使所述上盖的其中一组定位部插入所述位移固定件的两个定位口,还包括固定、保护所述固态硬盘模块;通过所述挡止部、所述位移固定件配合紧密地固定所述固态硬盘模块的前后两部,最后再将所述上盖盖在所述底座上,以使所述上盖的定位部插入所述位移固定件的定位口,在组装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组装工具,即可完成组装,有效达到提升组装便利性及效率性的目的。
可选地,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位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上还设有导热件。
可选地,所述位移固定件的后部还包括形成相对的两个连接部;所述底座的后部还包括对应的供插设各连接部的两个插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1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列车调试的主动防护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软硬线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