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炭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1674.X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3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蔡晓曦;刘少博;柳思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11514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星 |
地址: | 41001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炭 小球 制备 水体 制备方法和应用 外部磁场作用 生产周期 二次污染 化工设备 环境友好 回收利用 有机染料 原料制备 制备工艺 制备生物 活性高 热解法 炭材料 凝胶 去除 无毒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生物炭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采用热解法制备生物炭材料,然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BiFeO3材料,最后采用上述原料制备得到生物炭小球。本发明的生物炭小球的制备方法,所用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其制备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不需要特殊的化工设备,易于批量生产,本发明制备的生物炭小球无毒,对环境友好,活性高,对水体中有机染料的去除效率高,可在外部磁场作用下快速从水溶液中分离,从而实现回收利用,避免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炭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染料中常常包含有大量难降解的、有毒的有机污染物,其中的偶氮化合物和芳香胺等具有致癌、致畸变作用,未妥善处置或者未经处置直接排入水体,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污染。在众多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中,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用时少等优势而受到重视,而寻找一种高效的吸附剂是提升该技术应用在染料废水处理的关键。
生物炭是一种碳含量高,孔隙率大,吸附能力强,多用途的碳材料。生物炭表面包含很多含氧官能团(如羟基、羧基、醛基、酮基、酯基)以及多环芳烃等。同时,原始生物质的孔隙结构在热解和炭化过程中保留了下来,所以生物炭的孔隙结构比较发达。因此,生物炭通常对水体中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但是,由于生物炭粉末颗粒较细,很难将其与水溶液快速分离,这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且很不利于生物炭的再生利用。对生物炭进行加磁处理,可以便于在外部磁场作用下将生物炭从水溶液中分离,从而实现回收利用。然而,简单磁化虽然解决了与水溶液分离的问题,但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由于磁性颗粒的引入,生物炭的部分孔隙会被堵塞,部分吸附位点会被占据,导致吸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生物炭小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生物炭小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首先用蒸馏水将红麻冲洗干净并通风干燥,然后烘干至完全脱水,再将其粉碎成粉末并过筛,然后收集过筛后的粉末并在第一升温速率下加热至400℃~600℃后保温1h~3h,再冷却至室温并研磨过筛,得到生物炭材料;S102:分别称取摩尔比为1:(0.8~1.2):(0.8~1.2)的硝酸铁、硝酸铋和柠檬酸,然后把所述硝酸铁和所述硝酸铋加入到100体积份~300体积份的乙二醇甲醚中溶解,然后加入0.1体积份~0.3体积份的摩尔浓度为0.1mol·L-1~0.2mol·L-1的硝酸溶液,得到第一混合液,再将所述柠檬酸溶解在100体积份~200体积份的乙二醇溶液中,并与所述第一混合液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液,再将所述第二混合液加热至50℃~70℃并保温1h~2h,再加热至100℃~300℃并保温0.5h~2h,然后加热至400℃~600℃并保温1h~3h,再冷却至室温,得到BiFeO3材料;S103:将所述生物炭材料与所述BiFeO3材料加入到质量百分数为1%~3%的壳聚糖乙酸溶液中并搅拌均匀,然后逐滴注射入NaOH溶液中,得到壳聚糖凝胶小球,然后静置第一预设时间,将所述壳聚糖凝胶小球取出并洗涤,然后加入预设体积份数的去离子水,再加入1体积份~10体积份的戊二醛进行交联,再调节其pH值至3.0~9.0,然后加热至30℃~90℃并搅拌1h~3h,然后静置第二预设时间,再将所述壳聚糖凝胶小球取出并洗涤至中性,得到生物炭小球。
本发明的生物炭小球的制备方法,所用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其制备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不需要特殊的化工设备,易于批量生产,本发明制备的生物炭小球无毒,对环境友好,活性高,对水体中有机染料的去除效率高,可在外部磁场作用下快速从水溶液中分离,从而实现回收利用,避免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另外,本发明上述的生物炭小球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3中,所述BiFeO3材料和所述生物炭材料的质量比为1:(0.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未经中南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16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改性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疏水活性炭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