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1994.5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邹如荣;王立;阮东升;危伟;李雷雷;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5/02;B32B5/26;B32B17/02;B32B17/10;B32B17/12;B32B27/34;B32B27/02;B32B27/12;B32B3/08;B32B33/00;B32B38/04;B32B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增强 宽频 承载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透波层下部依次叠加起阻抗渐变作用的阻抗匹配层、包含吸收剂的吸波层以及反射层,形成叠层结构;
对形成叠层结构进行打通孔处理后,采用湿法成型工艺,使树脂流入通孔,在通孔位置形成贯通整个叠层结构的树脂柱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层为多层结构;
所述通孔孔径为1mm~3mm,孔距为4mm~2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成型工艺采用真空辅助树脂渗透闭模工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成型工艺采用树脂膜熔渗工艺、树脂传递模塑工艺、液体压力成型工艺、高压树脂传递模塑工艺或压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孔位置形成贯通整个叠层结构的树脂柱结构后,还需进行:
对贯穿树脂柱结构的叠层结构的半成品表面进行处理和尺寸加工,得到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从上到下依次为透波层、阻抗匹配层、吸波层和反射层;
所述透波层、阻抗匹配层、吸波层和反射层均打孔处理后,通过在所述孔内渗透树脂形成的树脂柱固化成型为一体化叠层结构;
所述透波层由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组成;
所述阻抗匹配层为高分子树脂和导电炭黑的共混物通过涂覆或者喷涂的方式附着在纤维布上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共混物中,导电炭黑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0%;
所述吸波层是高分子树脂和吸收剂的共混物通过涂覆或者喷涂的方式附着在纤维布上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共混物中,吸收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85%;
所述反射层由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纤维为石英纤维、低介电玻璃纤维、高硅氧纤维、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匹配层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由高分子树脂和导电炭黑共混后通过涂覆或者喷涂的方式附着在纤维布上所形成的;
所述吸波层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由高分子树脂和导电炭黑共混后通过涂覆或者喷涂的方式附着在纤维布上所形成的;所述吸收剂包括炭黑粉末、羰基铁粉、铁氧体粉末、铁硅铬/铁硅铝合金粉末的一种或者几种;
所述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的总厚度为3mm~15mm;透波层厚度为0.5mm~3mm,阻抗匹配层厚度为0.5mm~1mm,吸波层的厚度2mm~10mm,反射层的厚度0.2mm~1mm;
所述透波层和反射层为单层结构,吸波层和阻抗匹配层为单层或多层结构。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制备的军用隐身方舱。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树脂柱增强宽频吸波/承载复合材料制备的民用电磁防护和抗电磁干扰方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航天科工武汉磁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19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