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2566.4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3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时环生;刘敏;冀春雷;陈夏晴;王鹏超;常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11710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璐 |
地址: | 1026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废水 微纳米 深度处理 曝气 臭氧氧化技术 深度处理系统 污水处理技术 絮凝沉淀池 出水水质 曝气水池 深度氧化 生化技术 温度影响 絮凝沉淀 有效实现 运行成本 运行稳定 流域水 生化池 中大型 出水 水厂 污染物 造纸 协同 排放 改造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通过管道先后连接的微纳米曝气水池、絮凝沉淀池、微纳米曝气深度氧化塔和生化池。本发明采用微纳米曝气、絮凝沉淀技术、微纳米臭氧氧化技术和生化技术协同深度处理造纸废水,可以有效实现造纸废水提标改造的目标,出水水质指标可以达到太湖流域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限制要求。本发明提供的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受温度影响相对较小,出水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特别是针对中大型造纸水厂作用效果更加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造纸行业是一个对环境污染较重的行业,造纸污水主要来自造纸工业生产中的制浆和抄纸两个生产过程:制浆是把植物原料中的纤维分离出来,制成浆料,漂白成浆;抄纸是把浆料稀释、成型、压榨、烘干,抄制、加工成纸。制浆产生的废水,污染最为严重。洗浆时排出废水呈黑褐色,称为黑水,黑水中污染物浓度很高,BOD高达5-40g/L,含有大量纤维、无机盐和色素。漂白工序排出的废水也含有大量的酸碱物质。抄纸机排出的废水,称为白水,其中含有大量纤维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填料和胶料。
目前国内外造纸厂综合废水处理工程一般采用一级沉降,二级生化处理,三级絮凝处理,从而保证出水达标排放。实践证明这是治理综合废水较为成熟的技术。然而,《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的颁布实施,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是一个新的考验,特别是太湖流域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造纸行业的冲击限制加大。且生化处理方法受温度的影响严重,特别是冬季,当温度降低时,出水水质明显变差。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深度处理工艺,对造纸厂的生化出水或絮凝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出水水质更高的排放标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有混凝处理法、吸附处理法、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法等,但是这些方法的处理效果依然有限,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李松礼等人在《制浆造纸综合废水深度处理技术》中利用电化学技术与曝气生物滤池技术联合深度处理制浆造纸综合废水,出水COD可以保证在100mg/L以下,但是此技术运行成本高,且在大规模水厂应用中无法实现,而且出水水质远高于太湖流域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不仅如此,现阶段已有的深度处理系统,运行成本高(每吨水大约在2.0~3.0元),因此在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同时,降低处理工艺的运行成本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另一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通过管道先后连接的微纳米曝气水池、絮凝沉淀池、微纳米曝气深度氧化塔和生化池。
其中,所述生化池由水解酸化池和接触氧化池组成。
其中,所述微纳米曝气水池和所述微纳米曝气深度氧化塔的上游入水管道设有微纳米曝气水泵和微纳米曝气喷头,所述微纳米曝气喷头位于所述微纳米曝气水泵的下游。所述微纳米曝气喷头用于向进入所述微纳米曝气水池中的水体输入空气,或向进入所述微纳米曝气深度氧化塔中的水体输入氧气。
进一步地,所述微纳米曝气水池和所述微纳米曝气深度氧化塔的外部还设有循环装置,用于将出水循环回流至所述微纳米曝气水池和所述微纳米曝气深度氧化塔进行重复处理。
所述循环装置为设有阀门的外部连通装置,使“微纳米曝气水泵-微纳米曝气喷头-微纳米曝气水池”或“微纳米曝气水泵-微纳米曝气喷头-微纳米曝气深度氧化塔”形成独立的可循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25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酵生产废水的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家用下水式生活污水生态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