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生态种植楼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3772.7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3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进辉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02;A01K63/00;E04H5/08 |
代理公司: | 44448 广州维智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晓慧 |
地址: | 5105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植 多功能生态 支撑骨架 透明玻璃片 顶棚 建筑技术领域 圆柱体结构 恶劣天气 抵抗 观赏 休息 养殖 | ||
1.一种多功能生态种植楼,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楼本体(1),所述种植楼本体(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种植楼本体(1)顶部设有顶棚(2);所述顶棚(2)包括透明玻璃片(6)和支撑骨架(7),所述支撑骨架(7)底部与种植楼本体(1)顶部连接,所述支撑骨架(7)上附有透明玻璃片(6);
所述支撑骨架(7)包括十六边形外环体A(14)、十六边形内环体(16)、筋杆(15)、十六边形外环体B(17)和竖杆B(18),所述十六边形外环体A(14)的内对角顶点分别连接筋杆(15)的两端,所述筋杆(15)的数量为八条且八条筋杆(15)交于十六边形外环体A(14)的中心,所述十六边形外环体A(14)内部设有十六边形内环体(16)且十六边形内环体(16)各边均固定于筋杆(15)上,所述十六边形外环体A(14)的下方设有十六边形外环体B(17),所述十六边形外环体B(17)的外对角顶点各与一个竖杆B(18)连接,所述竖杆B(18)的顶部与十六边形外环体A(14)的外对角顶点连接,所述竖杆B(18)的底部与顶面层(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生态种植楼,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六边形内环体(16)的数量不少于1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功能生态种植楼,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楼包括第一房屋层(3),所述第一房屋层(3)顶部设有第二房屋层(4),所述第二房屋层(4)顶部设有顶面层(20)且顶面层(21)位于顶棚(2)的下方,所述第一房屋层(3)、第二房租层和顶面层(20)相连之间通过楼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生态种植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房屋层(3)包括水产养殖池(8)、第一休息区(9)、第一种植区(10)和大门(5),所述水产养殖池(8)设置于第一房屋层(3)外壁上,所述第一房屋层(3)侧壁上开有大门(5),所述第一休息区(9)和第一种植区(10)均设于第一房屋层(3)内部,所述第一种植区(10)的内侧与第一休息区(9)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功能生态种植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休息区(9)和第一种植区(10)的数量均不少于1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生态种植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房屋层(4)包括第二休息区(11)和第二种植区(12),所述第二种植区(12)内侧与第一休息区(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多功能生态种植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植区(12)和第二种植区(12)的数量均不少于1个。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多功能生态种植楼,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层(20)设有第三种植区(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生态种植楼,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楼外壁上设有环形种植层(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进辉,未经陈进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37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促进药剂喷洒的蔬菜大棚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业用塑料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