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换热管及管壳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4155.9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9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斌;江露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4;F28F21/00;F28F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泳祥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热管 管壳 换热器 | ||
1.一种新型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管(120),在所述基管(120)的内壁设有多个肋条(110),所述肋条(110)长度方向与基管(120)的轴线平行,多个肋条(110)沿基管(120)内壁圆周等间距设置,所述肋条(110)的横截面呈梯形状,梯形底边为弧线,所述肋条(110)的底面为弧面,与基管(120)的内壁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120)与肋条(110)整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管(120)与肋条(110)均采用碳化硅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110)的长度与基管(120)的长度相同。
5.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新型换热管(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00)、前封头(210)、后封头(220)、换热管支撑物(230)、前管板(240)、后管板(250)、管程入口(211)、管程出口(221)、壳程入口(260)和壳程出口(270),所述前管板(240)和后管板(250)置于所述壳体(200)的两端,所述换热管(100)和换热管支撑物(230)设置在壳体(200)内,所述换热管(100)的轴线与所述壳体(200)的轴线平行,所述壳体(200)的两端与前管板(240)和后管板(250)及前封头(210)和后封头(220)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换热管支撑物(230)包括设在支撑结构外围的圆环(231)和设在圆环(231)内的若干旋流管(232),所述旋流管(232)呈正方形排列,所述旋流管(232)的间距等于换热管(100)的间距,相邻的所述旋流管(232)之间通过钢片(233)焊接连接,靠近圆环(231)的旋流管(232)与圆环(231)之间通过钢片(233)焊接连接,相邻的四个旋流管(232)及其连接的钢片(233)共同围成可供换热管(100)穿过的通孔(234),且相邻的四个旋流管(232)的外壁与所述换热管(100)的外壁相切,对穿过通孔(234)的换热管(100)进行夹持,形成对换热管(100)的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支撑物(230)设有若干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管(232)的轴线与所述圆环(231)的轴线平行,所述旋流管(232)的长度与所述圆环(231)的高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管(232)包括圆管(235)和设置在圆管(235)内部的旋流片(236),所述圆管(235)采用无缝钢管,所述旋流片(236)由宽度为所述圆管(235)内径、长度为所述圆管(235)长度的矩形钢片扭曲而成,端面形状为S形,所述旋流片(236)的中轴线与所述圆管(235)的轴线重合,所述旋流片(236)与所述圆管(23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231)采用钢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41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无人机尾翼上的闭槽天线
- 下一篇:一种换热管及管壳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