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厚壁盘形环件径向连续路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4418.6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2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伟;李健;鱼在池;卢昆银;赵升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K20/1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厚壁盘形环件 径向 连续 路径 搅拌 摩擦 制造 工艺 | ||
1.一种大型厚壁盘形环件径向连续路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标准增量环件用的板材尺寸、数量;
1.1卷弯成形标准环件用条料尺寸;
所成形制造的大型厚壁盘形环件尺寸为壁厚T、外径D、高度H,大型厚壁盘形环件由N层标准增量环件连续路径搅拌摩擦焊接径向增材制成;
第1层标准增量环件:壁厚t1≥a+2c,焊缝长度统一固定为a,径向焊缝需要在起始两侧留下空隙c;外径d1≥D-2T+2t1,径向从内向外增材,外径依次增大,第1层标准增量环件高度h1≥H,径向增材标准增量环件的高度与大型厚壁盘形环件相同;
第2~N层标准增量环件:壁厚tn≥a+c,n=2,3,…,N,从第2层其径向焊缝起点与圆周焊缝连续,其壁厚应不小于焊缝长度与外侧预留空隙的和;外径dn≥dn-1+2tn-1,径向从内向外增材,外径依次增大,其外径及壁厚均应不小于大型厚壁盘形环件内侧对应尺寸;高度hn≥H,径向增材标准增量环件的高度与大型厚壁盘形环件相同,其高度应不小于大型厚壁盘形环件对应尺寸;
第1层标准增量板材:厚度δ=t1,长度l1=πd1,板材厚度即为标准增量环件的厚度;宽度b1=h1,板材宽度即为单层环件高度;
第2~N层标准增量板材:厚度δ=tn,长度ln=πdn,n=2,3,…N,板材厚度即为标准增量环件的厚度;宽度bn=hn,板材宽度即为单层环件高度;
按照板材成形对应关系,板材的端部形状侧面为斜平面,长度的差距为:
即得到卷弯公式,板材两端需要预先倒角:
1.2计算出板材数量;
在径向增材达到厚度要求后,在第1层的内侧面和第N层的外侧面进行机加工,增材后的环件在径向起始两侧留下需后续加工的加工余量,搅拌头轴肩直径φ影响焊缝宽度及匙孔大小,第1层的内侧面加工余量e1≥c,第N层的外侧面加工余量e2≥c+φ/2;
所需增材焊接板材数量为N,要求:
步骤2:第1层标准增量环件制备;
2.1第1层板材卷弯成环形;
采用卧式加工,使用两组三辊装置做旋转运动沿板材行走进行板材卷弯,带动板材弯曲弹塑性变形,两组三辊装置同时走完半圈后完成板材卷弯,尾端接触等待焊接;
2.2终点处搅拌摩擦焊接成封闭的标准增量环件;
使用夹持机构双侧夹持,在卷弯终点处两组三辊装置夹紧固定后,圆环内侧设置支撑装置,外侧由下至上进行搅拌摩擦焊后将环件封闭,即得到标准增量环件;
步骤3:第2层板材实现径向搅拌摩擦增材焊接;
将标准增量环件定位夹紧,在其径向上增加相应尺寸的板材进行径向增材,第2层在径向放置,起始位置与第1层相差距离为S,要求预留焊缝不小于标准焊缝长度,不大于整体的一半,(a+2c)≤S≤ln/2;搅拌头从1层所留匙孔进入开始焊接,先沿板材较长部分进行卷弯与搅拌摩擦焊,跟进上侧搅拌头和支撑装置,沿圆周在圆环外侧将板材焊接至板的一端;搅拌头再次从1层所留匙孔进入,沿板材较短部分反向进行卷弯与搅拌摩擦焊,沿圆周在圆环外侧将板材焊接至板的另一端;搅拌头走完整个圆周后,将环件终点处夹持,最后在对位完成环件闭合,向上进行搅拌摩擦焊以封闭环件,以此可以实现搅拌摩擦焊焊接路径连续;
步骤4:第3-N层循环大型环件多层径向搅拌摩擦焊增材制造;
按照步骤3继续进行大型环件径向增材制造,走相同的连续路径依次完成第3层、第4层以此类推,直至达到最终大型环件尺寸要求,则完成了大型卷弯环件多层径向搅拌摩擦焊增材制造成形;
步骤5:在第1内侧面和第N层的外侧面进行机加工;
增材完成后,需要去除搅拌摩擦焊为焊缝留有的加工余量,对内外侧面进行机加工,第1层的内侧面加工余量e1≥c,第N层的外侧面加工余量e2≥c+φ/2,得到最终满足大型环件径向厚度且组织均匀性好的大型环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44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