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性负载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4500.9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0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峰;刘子宽;刘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75 | 分类号: | G01R19/175;G01R31/54;G01R31/56 |
代理公司: | 44339 佛山市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乐兵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零检测电路 阻性负载 电性相连 供电回路 控制器 可控硅 输出端 检测 电源电路 检测电路 检测输入 状态信号发生 控制器检测 电性串接 电压周期 过零信号 控制端口 输入电压 数据端口 状态信号 控制极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阻性负载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阻性负载检测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可控硅和控制器,阻性负载通过可控硅与电源电路电性串接形成供电回路,可控硅的控制极与控制器的一个控制端口电性相连,以及过零检测电路,该过零检测电路的检测输入端输入电压过零信号时其检测输出端输出的状态信号发生切换,由控制器检测过零检测电路的检测输出端在一个电压周期内是否发生状态信号切换来对应判断供电回路中是否存在阻性负载;其中,该过零检测电路的检测输入端与供电回路电性相连,过零检测电路的检测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一个数据端口电性相连。本发明检测方式简单、判断准确且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载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阻性负载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如养生壶、小火锅、煮茶器等小家电产品,采用内置供电电路的底座与可分离的主体的分体式结构,主体内设阻性负载,当主体放置在底座上时,给阻性负载供电得以工作。
如图1所示,以电水壶为例。电水壶包括可分离的底座1和壶体2,底座1内设与供电电源(一般是市电AC220V)电性相连的供电电路,而壶体2的底部设有为阻性负载的发热盘21及NTC热敏电阻22。供电电路则主要是可控硅控制阻性负载工作,如图2所示,供电电路包括电源芯片、串接在供电电源与阻性负载(比如图1的发热盘21)之间的可控硅T1(一般采用双向可控硅)及和可控硅T1的控制极电性相连的控制器,而NTC热敏电阻22与控制器的一个数据端口电性相连,控制器一般采用单片机实现。当壶体2放在底座1上时,控制器能检测到NTC热敏电阻22的温度信号,此时,控制器发出第一控制信号让可控硅T1导通,供电电源通过可控硅T1让发热盘21发热对壶体2进行加热;当壶体2从底座1取走后,控制器不再能检测到NTC热敏电阻22的温度信号,控制器发出第二控制信号让可控硅T1关断,从而发热盘21失电不再加热。现有技术通过控制器对NTC热敏电阻22的温度信号来判断壶体2是否放置在底座1上,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1. 判断负载是否离开供电电源必须要有NTC热敏电阻,对于一些不需要NTC的分体式产品(如只需要温控器)来说增加了成本且不美观,结构设计变得复杂,甚至有些产品结构不能满足要求。
2.依据检测NTC热敏电阻来判断负载是否离开供电电源的方式,其可靠性取决于NTC热敏电阻,如果NTC热敏电阻出现误判(比如自身开路)但负载并没有离开电源,就会存在着误判而导致无法正常使用,从而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阻性负载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通过过零检测电路来检测供电电源与阻性负载是构成回路还是形成开路来判断阻性负载是接入了供电电源还是离开了供电电源,检测方式简单且可靠性极高。
本发明提出一种阻性负载检测电路,包括电源电路、可控硅和控制器,阻性负载通过可控硅与电源电路电性串接形成供电回路,可控硅的控制极与控制器的一个控制端口电性相连,以及过零检测电路,该过零检测电路的检测输入端输入电压过零信号时其检测输出端输出的状态信号发生切换,由控制器检测过零检测电路的检测输出端在一个电压周期内是否发生状态信号切换来对应判断供电回路中是否存在阻性负载;其中,该过零检测电路的检测输入端与供电回路电性相连,过零检测电路的检测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一个数据端口电性相连。
其中,电源电路包括供电电源和与供电电源电性相连的供电芯片。
其中,可控硅为双向可控硅。
其中,控制器为单片机、PFGA芯片或DSP芯片。
其中,过零检测电路包括三极管Q2,其基极设为检测输入端并与供电回路电性相连,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接电阻R32与外部直流电源VCC电性相连,且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10与控制器的一个数据端口电性相连。
其中,三极管Q2的基极串接有电阻R28和电阻R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45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