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识别柴油喷雾破碎过程自动实现喷雾连续计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4573.8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8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仇滔;邓玉婉;雷艳;王凯欣;刘显武;王敬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65/00 | 分类号: | F02M65/00;F02M6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识别 柴油 喷雾 破碎 过程 自动 实现 连续 计算 方法 | ||
1.一种自动识别柴油喷雾破碎过程自动实现喷雾连续计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1以欧拉法计算整个流场内连续相,以拉格朗日法计算流场内粒子;
1.2对欧拉连续相判断是否有粒子初生,符合判据的欧拉团块转化为拉格朗日粒子,以拉格朗日法重新进行计算,以实现欧拉法到朗日法的动态转化与耦合;
判断此流场内是否有粒子初生的判据是:
2.1球形度
对网格内欧拉团块,根据(1)计算其球形度:
其中Sphericity为球形度,Vp为颗粒体积,Sp为颗粒表面积;
球形度的值域为0~1,球形度为1代表完美的球形,当球形度计算结果大于0.5,则认为当前欧拉团块可能符合转化为粒子的要求;
2.2平均粒子直径
对网格内欧拉团块,根据(2)计算平均粒子直径:
Dm1即为平均粒子直径,D为喷孔直径,v为液膜速度,σl为液体表面张力,ρ为混合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离散粒子相的平均粒子直径范围认为是0.01~0.05mm,当平均粒子直径计算结果小于0.05mm则认为当前欧拉团块可能符合转化为粒子的要求;
对于同时满足球形度与平均粒子直径两个判据的欧拉团块,认为其为粒子,将其网格上属于连续液相的节点信息删除,生成新的粒子信息,将符合判据的粒子剥离到覆盖在欧拉计算体系上的拉格朗日计算体系中重新进行计算;两者任一不满足,则认为此时网格内流体为连续相存在,保留欧拉计算体系计算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45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