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选—浮选联合选矿的分流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4893.3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8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汝杰;石博强;刘畅;王宏志;钮展良;刘国义;高锦财;汤佳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13/00 | 分类号: | B03B13/00;B03B9/00;B03D1/00;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选 浮选 联合 选矿 分流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选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选—浮选联合选矿的分流控制方法。根据产品质量标准确定综合精矿品位A1;根据重选精矿品位影响因素和浮选精矿品位影响因素建立重选精矿品位控制模型和浮选精矿品位控制模型;根据矿浆压力和矿浆浓度建立粗细分级溢流粒度控制模型;重选精矿品位和浮选精矿品位按照入浮、入重比例得到综合精矿品位A2,利用综合精矿品位A1与A2的偏差作为PID控制的输入量,PID控制的输出量为粗细分级溢流粒度,通过调节矿浆压力和浓度控制粗细分级溢流粒度,使入浮、入重的比例趋于稳定。当原矿品位发生变化时,自适应控制重选、浮选的比例,进而得到质量高的综合精矿品位。在实际选矿过程中,本发明针对重选—浮选联合选矿过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流控制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选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选矿的分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产资源的加工与利用,选矿技术逐渐提高,可以通过重选—浮选联合选矿工艺方法得到精矿。重选是指利用被分选矿物颗粒间相对密度、粒度、形状的差异及其在介质(水、空气或其他相对密度较大的液体)中运动速率和方向的不同,使之彼此分离的选矿方法,浮选是指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
由于缺少准确的过程模型和有效的控制策略,原矿品位经过重选、浮选后得到的综合精矿品位仍不高。一般来说,重选操作简单,但获得的精矿品位不高,浮选工艺较为复杂但处理效果显著,获得的精矿品位较高。因此,提出一种选矿的分流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原矿品位发生变化时,自适应控制重选、浮选的比例,从而获得质量高的综合精矿品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选矿的分流控制方法,根据原矿性质调节粗细分级溢流粒度,控制入浮、入重比例,实现综合精矿品位的自适应控制。
本发明是一种选矿分流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由以下四个步骤组成,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根据产品质量标准确定综合精矿品位A1;
步骤二,根据重选精矿品位影响因素、浮选精矿品位影响因素及粗细分级溢流粒度影响因素,建立重选精矿品位控制模型、浮选精矿品位控制模型以及粗细分级溢流粒度控制模型;
步骤三,重选精矿品位和浮选精矿品位按照入浮和入重比例得到综合精矿品位A2;
步骤四,利用综合精矿品位A1与A2的偏差作为PID控制的输入量,PID控制的输出量为粗细分级溢流粒度,通过调节粗细分级溢流粒度,控制入浮、入重的比例;
进一步地,所述的重选精矿品位影响因素包括:原矿品位、尾矿品位和氧化亚铁品位等,控制模型如下式所示:
y1=α1x1+α2x2+α3x3+k1δ1+b1
式中:y1为重选精矿品位(单位:%),x1为原矿品位(单位:%),x2为尾矿品位(单位:%),x3为氧化亚铁品位(单位:%),δ1为动态指标(根据实际选矿情况确定),αi为变量系数(i=1,2,3),i=1时,α1=0.076~0.082,i=2时,α2=0.14~0.16,i=3时,α3=0.058~0.064,k1为动态指标系数(根据实际选矿情况确定),b1=62.3~63;
进一步地,所述的浮选精矿品位影响因素包括:原矿品位、尾矿品位、氧化亚铁品位、氧化钙用量、淀粉用量等,控制模型如下式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4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机载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虚拟环境下的控制柜自动布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