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5229.0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9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冯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海华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E02D5/30;C04B111/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腈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玄武岩纤维 钢纤维 高强度混凝土 混凝土管桩 常规材料 制备工艺 矿渣 传统的 硅酸钠 减水剂 质量份 管桩 配比 碎石 生产成本 水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的制备工艺,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计制得:水泥100‑150份、砂600‑800份、碎石800‑1000份、矿渣120‑200份、水150‑200份、硅酸钠1‑3份、聚乙烯醇纤维1‑4份、聚丙烯腈纤维1‑4份、玄武岩纤维2‑5份、钢纤维1‑3份、减水剂6‑10份,该发明配比中添加合适比例的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玄武岩纤维及钢纤维,较传统的混凝土管桩强度大大提升,采用的均为常规材料制成,生产成本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管桩强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管桩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及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管桩)。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传统混凝土管桩在强度上并未达到最大性能,在强度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亟待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的制备工艺,由以下原料按质量份计制得:水泥100-150份、砂600-800份、碎石800-1000份、矿渣120-200份、水150-200份、硅酸钠1-3份、聚乙烯醇纤维1-4份、聚丙烯腈纤维1-4份、玄武岩纤维2-5份、钢纤维1-3份、减水剂6-10份。
优选的,水泥130份、砂700份、碎石900份、矿渣160份、水180份、硅酸钠2份、聚乙烯醇纤维3份、聚丙烯腈纤维3份、玄武岩纤维3份、钢纤维2份、减水剂7份。
优选的,所述水泥采用硅酸盐水泥。
优选的,所述砂的细度模数为2.0-3.0。
优选的,所述减水剂采用聚羧酸减水剂。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水泥、砂、矿渣、硅酸钠、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玄武岩纤维、钢纤维加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时间为2-3min,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随后加入碎石和60%的水,继续搅拌2-3min,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三:加入剩余的水和减水剂,搅拌3-5min,得到高强度混凝土;
步骤四:将制得的高强度混凝土倒入管桩模内,随后进行张拉、振捣工艺,离心成型;
步骤五:最后将管桩放入蒸汽养护池内养护,脱模,自然养护,最终得到高强度混凝土管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配比中添加合适比例的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玄武岩纤维及钢纤维,较传统的混凝土管桩强度大大提升。
(2)采用的均为常规材料制成,生产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海华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海华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52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