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单粒出药药瓶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5603.7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4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仪;王嘉晖;杨志威;曹晨飞;蔡梦菲;姬翠翠;王延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B65D83/04 | 分类号: | B65D8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丁涛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单粒出药 药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单粒出药药瓶。结构包括药瓶外壳、内部储药筒、出药轴、固定轴和弹簧等;所述药瓶外壳包括外壳上端瓶盖和下端瓶体,瓶盖采用螺旋式连接;所述内部储药筒包括出药盖、药筒体等;所述出药轴包括装药凹台、铰链、铰链、梯形凸起和长方形凸起;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旋开瓶盖,按压储药筒获得单粒药片。极大程度上方便携带,使服药过程更加人性化和安全卫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单粒出药药瓶,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针对日常生活服药问题,许多老人甚至年轻人会出现忘记按时按量服药问题,药盒通常为开口较小的柱形容器,存在取药困难、不卫生等问题。当用户出门时,通常需要携带水杯、药盒等诸多服药物品,不够轻便和简单。
另外,对于药盒市场,现有的药盒种类比较单一,大多为翻盖式、旋开式;取药过程和普通药盒并无太多创新点,机构设计较为单调,交互过程比较原始,使得用户服药积极性低下,难以实现用户的用药依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状况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出药装置机械创新再设计实现具有交互性和趣味性的单粒出药装置,实现外出便携服药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单粒出药药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外壳瓶盖和瓶体组成,两者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瓶体包括内部储药筒和出药轴,所述内部储药筒和出药轴在轴向同心位置,内部储药筒沿出药轴在轴向上下运动;
所述内部储药筒包括出药盖和药筒体;所述出药盖位于药筒体顶部,所述药筒体下方设置筒体底端开口,所述药筒体包括两部分,上半部分为圆柱状,顶面为斜面,下半部分为沙漏状,筒体底端开口位于沙漏状筒体的底部;所述出药盖上设置药盖开口,药盖开口同样呈斜面状,向下倾斜端的开口处连接一个长条形槽道;所述药筒体底部固定连接一个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出药轴上;
所述出药轴穿过筒体底端开口,两者形成间隙配合;所述出药轴顶部包括装药凹台、铰链、梯形凸起和长方形凸起,所述出药轴顶部开设一个平台用于安装铰链和梯形凸起,所述铰链和梯形凸起均固定在平台上,梯形凸起位于外侧,铰链位于内侧,所述装药凹台位于出药轴顶部,装药凹台下方连接铰链,所述装药凹台的侧方设置长方形凸起,长方形凸起位于梯形凸起的位置上方,所述装药凹台能够绕铰链转动;所述出药轴内部设置一个固定轴,出药轴和固定轴间隙配合,所述固定轴的底部固定在瓶体内。
优选地,上述出药盖的顶面为与水平面夹角度的倾斜平面。
优选地,上述装药凹台绕铰链转动的角度为0~30°。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单粒出药药瓶,装置中的内部储药筒可存放正常标准的圆形药片,用户可以通过打开药瓶盖,按压内部储药筒。内部储药筒由于弹簧的弹力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此时落在装药凸台上的药片将有且只有一粒,用户取下药片,完成装置使用。极大程度上方便携带,使服药过程更加人性化和安全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外壳外形图;
图3是内部储药筒筒盖外形图;
图4是内部储药筒的药筒体的外形图;
图5是内部储药筒出药轴外形图;
图6是内部储药筒和出药轴的整体外形图;
图7是内部储药筒在出药过程时的剖视图;
图中:1-外壳、2-外壳瓶盖、3-瓶体、4-内部储药筒、5-出药轴、6-弹簧、7-出药盖、8-药筒体、9-铰链、10-装药凹台、11-药盖开口、12-长条形槽道、13-筒体底端开口、14-梯形凸起、15-长方形凸起、16-固定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56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