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称半桥LC串联谐振正弦功率变换电路的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5912.4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9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高彧博;程立;李群;谢章贵;段崇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地址: | 2250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lc 串联 谐振 正弦 功率 变换 电路 驱动 方法 | ||
1.一种对称半桥LC串联谐振正弦功率变换电路的驱动方法,所述驱动方法适用于对称半桥正弦功率变换电路,所述对称半桥正弦功率变换电路包括对称半桥电路、高频变压器(5)和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步骤S1,在所述高频变压器(5)的初级端和所述对称半桥电路之间串联LC串联谐振电路;
步骤S2,根据所述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角频率,确定所述对称半桥正弦功率变换电路的开关频率;
步骤S3,根据所述开关频率,向所述对称半桥正弦功率变换电路发送晶体管导通指令,所述晶体管导通指令用于控制所述对称半桥正弦功率变换电路中的晶体管导通或关断,
其中,所述晶体管导通指令由包含两个输出端的正弦变换控制电路(15)分别发送至所述对称半桥电路的控制端和所述整流电路的控制端,所述正弦变换控制电路(15)为开环控制电路,所述正弦变换控制电路(15)中包括隔离变压器,所述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端设置有线圈,
所述隔离变压器次级端的每一路线圈与所述正弦变换控制电路(15)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之间设置有栅极分压驱动电路,所述栅极分压驱动电路包括:
四个高频二极管,瞬变抑制二极管(48)和三个栅极驱动电路电阻,其中,
第一高频二极管(42)的阴极与第二高频二极管(44)的阳极相连后,并连接于所述线圈的正端,所述第一高频二极管(42)的阳极与栅极驱动电路电阻(43)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二高频二极管(44)、第三高频二极管(45)、第四高频二极管(46)同相串联后,所述第四高频二极管(46)的阴极连接于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电阻(47)的一端,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电阻(47)的另一端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电阻(43)的另一端相连,并连接于晶体管(410)的栅极;
所述瞬变抑制二极管(48)和第三栅极驱动电路电阻(49)并联后,所述瞬变抑制二极管(48)的阴极连接于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电阻(47)的另一端,所述瞬变抑制二极管(48)的阳极连接于所述线圈的负端,并连接于所述晶体管(410)的源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称半桥LC串联谐振正弦功率变换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半桥电路的控制端连接有两个半桥晶体管,所述整流电路的控制端设置有四个全桥同步整流晶体管,
所述正弦变换控制电路(15)的第一输出端设置有两个栅极分压驱动电路,且依次连接于所述对称半桥电路控制端的第一半桥晶体管(1)的栅极和第二半桥晶体管(2)的栅极,
所述正弦变换控制电路(15)的第二输出端设置有四个栅极分压驱动电路,且依次连接于四个所述全桥同步整流晶体管的栅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称半桥LC串联谐振正弦功率变换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导通指令包括: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第二驱动电压信号;
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被发送至所述第一半桥晶体管(1)的栅极、第一全桥同步整流晶体管(10)的栅极和第四全桥同步整流晶体管(13)的栅极;
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被发送至所述第二半桥晶体管(2)的栅极、第二全桥同步整流晶体管(11)的栅极和第三全桥同步整流晶体管(12)的栅极,其中,
所述第一驱动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电压信号的相位交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称半桥LC串联谐振正弦功率变换电路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弦变换控制电路(15)中还包括依次连接的高频脉宽控制器、高频栅极驱动器,所述隔离变压器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其中,所述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端设置有六路线圈,
第一线圈(32)和第二线圈(33)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三线圈(34)、第四线圈(35)、第五线圈(36)和第六线圈(37)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一线圈(32)、所述第三线圈(34)和所述第五线圈(36)为第一同名端,所述第二线圈(33)、所述第四线圈(35)和所述第六线圈(37)为第二同名端,所述第一同名端和所述第二同名端相位交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未经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59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