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泥浆动态污染实验的岩心夹持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6072.3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8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米中荣;何冰;袁浩;周长江;韩炜;岑玉达;符奇;徐兵;杨鸿;黄凯;万传治;张春琳;刘家材;张小平;杜新龙;李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51220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伍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污染 泥浆 膜片 套筒 岩心夹持器 堵头 围压 可拆卸连接 岩心 客观参数 模拟实验 套筒表面 套筒内壁 筒状结构 中空区域 夹持区 加压口 专用的 同轴 外壁 连通 | ||
1.用于泥浆动态污染实验的岩心夹持器,包括套筒(1)、可拆卸连接在套筒(1)两端的第一堵头(2)、第二堵头(3),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内设置膜片(4),所述膜片(4)围绕成与套筒(1)同轴的筒状结构,膜片(4)围绕形成的中空区域为岩心夹持区(5),膜片(4)外壁与套筒(1)内壁之间为围压区(6),套筒(1)表面设置与所述围压区(6)连通的加压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泥浆动态污染实验的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两端均设置朝向套筒(1)内部方向凸出的环形凸台(10),所述膜片(4)固定在环形凸台(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泥浆动态污染实验的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4)与环形凸台(10)径向向外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泥浆动态污染实验的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4)包括筒状的主体部(401),主体部(401)的两端为密封部(402);主体部(401)与密封部(402)的外径相等,主体部(401)的内径小于密封部(402)的内径;所述主体部(401)的两端分别抵拢两端的环形凸台(10),所述密封部(402)的内壁贴合在环形凸台(10)径向向外的一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泥浆动态污染实验的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402)与环形凸台(10)之间粘接或/和通过螺栓(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泥浆动态污染实验的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2)朝向套筒(1)内部的一端设置一圈环形缺口(201),所述主体部(401)的一端抵拢在所述环形缺口(20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泥浆动态污染实验的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2)与套筒(1)端部连接到位后,第一堵头(2)沿轴线方向的外端与套筒(1)端部齐平,环形缺口(201)沿轴线方向的外端与对应的环形凸台(10)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泥浆动态污染实验的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堵头(3)朝向套筒(1)内部的一端面与主体部(401)沿轴线方向的一端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用于泥浆动态污染实验的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2)上设置一个出液通道(8),所述第二堵头(3)上设置两个循环通道(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泥浆动态污染实验的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堵头(3)朝向套筒(1)内部的一端设置抗压环(12),所述抗压环(12)与膜片过盈配合,两个循环通道(9)均连通至抗压环(12)围绕形成的区域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0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