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凝胶保温毡的贴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6170.7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5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邓林;宋大为;潘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48 | 分类号: | B29C65/48;B26F1/38;B29C37/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余江 |
地址: | 563003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胶 保温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凝胶保温毡的贴膜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气凝胶保温毡的切割成型→气凝胶保温毡与膜的粘接贴合→贴膜后修边及封边处理。本发明制备的气凝胶保温毡有效解决了传统气凝胶保温毡脆性大、表面胶体粒子易掉落,从而影响使用效果等问题,对实现其工业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制备方法操作简易,生产可连续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复合型二氧化硅气凝胶保温毡的贴膜、防掉粉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气凝胶保温毡是指将二氧化硅气凝胶与基体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类保温隔热材料。
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结构可控的轻质纳米多孔性非晶固态材料,其孔隙率高达80%~99.8%,孔洞尺寸为1~100nm,比表面积高达200-1000m2/g,密度变化范围为3~500kg/m3,常温常压下热导率小于0.013W/m·K,是目前已知热导率最低的固体材料。
基体增强材料是将二氧化硅气凝胶均匀分布在其空隙内,并作为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支撑骨架,以增强其机械强度的基体材料。此类基体增强材料一般为纤维类材料,本身就有着一定的保温隔热功能和较好机械强度,如玻璃纤维毡、陶瓷纤维毡、碳纤维毡等。
由于二氧化硅气凝胶本身脆性大的缺点,在制备及转运过程中,二氧化硅气凝胶部分结构被破坏,以较小的固体颗粒形式掉落出来,既影响了气凝胶保温毡的使用效果,固体颗粒又对施工及使用人员身体造成了伤害。贴膜处理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对实现其工业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外从事气凝胶的研究与商业化的公司和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和日本。在国内,气凝胶保温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气凝胶材料在汽车和电子等行业正逐步得到应用,而这些行业对气凝胶机械强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果能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克服二氧化硅气凝胶本身脆性大、机械强度低的缺点,将保温性能优良、使用范围广阔的气凝胶保温材料应用于建筑、交通、工业设备等行业替代传统的绝热材料,是十分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凝胶保温毡的贴膜工艺,以解决气凝胶保温毡强度低、脆性大、表面结构易被破坏从而影响产品性能和使用范围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方法是将切割成型的气凝胶保温毡与保护膜之间夹上热熔胶,将上述材料两面用高温压辊压合紧密,利用热熔胶在高温下熔化、常温下再次凝固的特点,将保护膜紧密贴合于气凝胶保温毡表面,最后对四周边缘进行封边。制备出外观整洁,保温、防火和防水性能优良,机械强度高的气凝胶保温毡。制备方法操作简易,生产可连续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凝胶保温毡的贴膜工艺,该方法是采用物理隔离法,将保护膜贴于易掉粉的气凝胶保温毡表面,从而有效隔离气凝胶保温毡表面粉尘。包括以下步骤:
1)气凝胶保温毡的切割成型;
2)气凝胶保温毡与膜的粘接贴合;
3)贴膜后修边及封边处理;
前述方法中,所述气凝胶保温毡包括玻璃纤维气凝胶保温毡、陶瓷纤维气凝胶保温毡、硅酸铝纤维气凝胶保温毡、莫来石纤维气凝胶保温毡、预氧丝气凝胶保温毡、碳纤维气凝胶保温毡,以及以上所述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混纺纤维气凝胶保温毡。
前述方法中,所述气凝胶保温毡的切割成型是将检测合格的气凝胶保温毡平铺于特制的下料平台上,选取对应规格的下料模具放置在材料上,根据最大限度利用材料的原则,调整下料模具位置,沿下料模具边沿切断材料,边角料一并切掉,取下下料模具,完成切割成型。或将检测合格的气凝胶保温毡利用数控切割机自动一次切割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1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