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埋法与生物膜法相融合的菌藻固定化水质净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6298.3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2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辉;张正红;向天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江程鹏 |
地址: | 31403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埋 生物膜 法相 融合 固定 水质 净化 设备 | ||
1.一种包埋法与生物膜法相融合的菌藻固定化水质净化设备,包括储水槽(1)和支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装置(9),且过滤装置(9)外部的一端安装有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外部的一端安装有处理器(3),所述处理器(3)内部的一端设置有阻隔装置(4),所述处理器(3)外部的一端安装有净化处理槽(5),且净化处理槽(5)外部的上端设置有防护装置(6),所述防护装置(6)外部的一端安装有辅助装置(7),所述支架(8)位于净化处理槽(5)底部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埋法与生物膜法相融合的菌藻固定化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装置(4)包括挡板(401)与固定弹簧(402),且阻隔装置(4)的内部设置有挡板(401),所述挡板(401)外部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弹簧(4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埋法与生物膜法相融合的菌藻固定化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弹簧(402)之间均为等距离分布,且固定弹簧(402)外部的一端与挡板(401)为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埋法与生物膜法相融合的菌藻固定化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6)包括内腔(601)、转动转轴(602)、衔接块(603)与遮挡板(604),且防护装置(6)内部的中部设置有内腔(601),所述防护装置(6)外部的一端连接有衔接块(603),且衔接块(603)内部的中部贯穿有转动转轴(602),所述转动转轴(602)外部的一端连接有遮挡板(6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包埋法与生物膜法相融合的菌藻固定化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604)内部的一端与转动转轴(602)为固定连接,且转动转轴(602)外部的两端与衔接块(603)内部的中部为活动连接,并且遮挡板(604)通过转动转轴(602)与衔接块(603)构成旋转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埋法与生物膜法相融合的菌藻固定化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7)包括管道(701)与吸附条(702),且辅助装置(7)外部的一端设置有管道(701),所述管道(701)外部的一端安装有吸附条(7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包埋法与生物膜法相融合的菌藻固定化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条(702)的形状为“S”型结构,且吸附条(702)之间均为等距离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埋法与生物膜法相融合的菌藻固定化水质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9)包括隔腔(901)和滑道(902),且过滤装置(9)的内部设置有隔腔(901),所述隔腔(901)外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滑道(902),且滑道(902)的内部与隔腔(901)为活动连接,并且隔腔(901)通过过滤装置(9)与滑道(902)构成滑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29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水式坐便器
- 下一篇: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基础的扩腹杯口式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