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慧收运的垃圾箱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6572.7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7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张坤;张传永;钟家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H04L29/08;B65F3/00;B65F1/14;B65F1/16;G16Y20/20;G16Y40/1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杨学强 |
地址: |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慧 垃圾箱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垃圾收运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慧收运的垃圾箱监控系统。包括:垃圾箱、中央服务器;垃圾箱内设置有计时单元、通讯单元、对比单元,垃圾箱的盖体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电极;连接电极与计时单元并联;计时单元,用于记录连接电极的断路时长以获取时长数据;对比单元,对比时长数据与预设数据;通讯单元,依据对比单元的对比结果,当对比结果为时长数据大于预设数据时,输出满载信号至中央服务器。现有技术中,通过检测垃圾的重量对垃圾收运进行监控,但是不能及时通知垃圾车收运已经装满的垃圾箱。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连接电极、对比单元、通讯单元可有效检测垃圾箱是否装满,并及时通知垃圾车收运垃圾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收运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慧收运的垃圾箱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是失去使用价值、 无法利用的废弃物品,是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而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往往丢弃在路边的垃圾桶内,最终由垃圾车统一收运。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资源再利用越来越重视,如何高效收运垃圾成为了当今城市发展的热点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环卫餐厨管理系统【申请号:CN201710516092.2、公开号:CN107323925A】包括:运输车、垃圾桶和管理服务器,在运输车运输完毕进厂时,通过识别运输车整车的重量值,以计算获取运输车此次运输回来的重量值,从而将此重量值与预设的阈值进行比对。虽然能够通过对比实际重量值与阀值的结果对垃圾的收运进行监控与管理。但收运采用的是按时收运的方式,不能对已经装满的垃圾桶进行及时收运,垃圾车的收运效率低下,这就容易造成垃圾外溢,污染周边的环境,可见,设计一种收运效率更高的垃圾车监控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收运的垃圾箱监控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慧收运的垃圾箱监控系统,包括:垃圾箱、中央服务器;所述垃圾箱内设置有计时单元、通讯单元、对比单元,所述垃圾箱的盖体与箱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与所述计时单元并联;所述计时单元,用于记录所述连接电极的断路时长以获取时长数据;所述对比单元,对比所述时长数据与预设数据;所述通讯单元,依据所述对比单元的对比结果,当所述对比结果为时长数据大于所述预设数据时,输出满载信号至所述中央服务器。
当无人投放垃圾时,垃圾箱的盖体与箱体处于合拢状态,即设置在盖体与箱体之间的连接电极处于导通状态,连接电极与计时单元并联,从而使得连接电极将计时单元短路。当有人投放垃圾时,就需要打开垃圾箱,使得盖体与箱体分离,从而使得连接电极断路,进而使得电流能够流经计时单元,计时单元开始记录连接电极的断路时长从而获取时长数据。当盖体与箱体再次合拢时,连接电极再次导通从而使得计时单元被再次短路,使得计时单元停止计时。对比单元对比时长数据与预设数据,若结果为小于或等于,则表明当前垃圾箱还未装满。随着垃圾箱内的垃圾逐渐增多,最终垃圾与盖体相抵触,使得盖体与箱体无法再次合拢,使得连接电极无法再次导通,从而使得计时单元持续运转,最终使得计时单元的记录时长大于预设数据的预设时长,即对比单元的对比结果为大于,则表明当前垃圾箱已经装满,此时通讯单元输出满载信号至中央服务器,从而通知垃圾车及时收运相应的垃圾箱。综上,本发明可以有效检测垃圾箱是否装满,而非检测垃圾箱内的垃圾重量,从而可以及时通知垃圾车收运相应的垃圾箱,进而提高垃圾车的收运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电极包括箱体电极、盖体电极;所述箱体电极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盖体电极设置在所述盖体上,所述箱体电极与所述盖体电极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电极倾斜设置,所述箱体电极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旺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位置信息的深度学习预编码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宠物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