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聚乙烯改性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6794.9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3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博;王一良;何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6 | 分类号: | C08L75/06;C08L75/08;C08L23/28;C08L23/06;C08L83/04;C08L69/00;C08K9/06;C08K3/36;C08K5/134;C08K5/526;C08J5/18;C08J9/08;C08J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聚乙烯 改性 tpu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化聚乙烯改性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氯化聚乙烯改性TPU薄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TPU颗粒60‑80重量份,氯化聚乙烯10‑20重量份,偶联剂改性二氧化硅1‑8重量份,发泡硅酮母粒1‑8重量份,聚碳酸酯5‑10重量份;TPU薄膜具有较好的弹性、韧性以及耐老化性能;其中氯化聚乙烯和偶联剂改性二氧化硅二者共同作用可以增加TPU薄膜的韧性以及耐老化性能;发泡硅酮母粒以及聚碳酸酯二者共同组合,可以提高TPU薄膜的弹性;TPU薄膜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易于实现,便于工业化开发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领域,涉及一种氯化聚乙烯改性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是一种成熟的环保无毒材料,其具有其它塑料和天然材料所无法比拟的高强度、高弹性和优良的耐磨、耐低温等性能,而且具有较高的承压能力。虽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优异的性能,但也存在某些局限,如弹性、韧性以及耐老化性能仍有待提高。
CN109694458A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的高分子TPU聚氨酯弹性体,所述A组分与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例为11:2的比例构成。所述A组分的组成成份按质量份数计如下:聚醚多元醇35-60份、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元醇10-2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4-5份、二异氰酸酯5-8份。所述B组分的组成成份按质量份数计如下:聚醚多元醇25-40份、紫外线吸收剂UV-9 5-8份、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10-14份、1,4-丁二醇2-6份、抗氧剂1010 4-8份、无机纳米填料20-30份。该发明提供的TPU薄膜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以及韧性,但是其弹性仍有待提高。
CN 105647162A提供了一种高韧性TPU基泡沫3D打印材料,按照重量份包含一下组分:TPU85-95份,粉末发泡剂1-3份,PSF7-10份,分散润滑剂0.5~1.5份,增韧剂3~8份,稳定剂1~2.5份,抗氧化剂0.5~1份,界面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锆类偶联剂其中的一种;该发明得到的TPU基泡沫3D打印材料具有较好的韧性,但是其弹性以及耐老化性能仍有待提高。
因此,开发一种弹性好、韧性高以及耐老化性能好的TPU薄膜非常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化聚乙烯改性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氯化聚乙烯改性TPU薄膜具有较高的韧性、弹性以及耐老化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易于实现,便于工业大规模生产应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氯化聚乙烯改性TPU薄膜,所述氯化聚乙烯改性TPU薄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在本发明中,氯化聚乙烯改性TPU薄膜包括TPU颗粒、氯化聚乙烯、偶联剂改性二氧化硅、发泡硅酮母粒以及聚碳酸酯,使得TPU薄膜具有较好的弹性、韧性以及耐老化性能;其中氯化聚乙烯和偶联剂改性二氧化硅二者共同作用可以增加TPU薄膜的韧性以及耐老化性能;发泡硅酮母粒以及聚碳酸酯二者共同组合,可以提高TPU薄膜的弹性。
本发明中,TPU颗粒的添加量可以为60重量份、62重量份、65重量份、67重量份、70重量份、72重量份、75重量份、77重量份、80重量份等。
在本发明中,氯化聚乙烯的添加量可以为10重量份、11重量份、12重量份、13重量份、14重量份、15重量份、16重量份、17重量份、18重量份、19重量份、20重量份等。
在本发明中,偶联剂改性二氧化硅的添加量可以为1重量份、2重量份、3重量份、4重量份、5重量份、6重量份、7重量份、8重量份等。
在本发明中,发泡硅酮母粒的添加量可以为1重量份、2重量份、3重量份、4重量份、5重量份、6重量份、7重量份、8重量份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6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