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墨囊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7390.1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3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高鉴平;焦炳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鉴平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王昕 |
地址: | 526000 广东省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墨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墨囊,包括墨囊主体,所述墨囊主体的左侧上部设有两个过滤储墨池,所述过滤储墨池的正面卡接有过滤网片,本发明设计成双通道横向进出墨的方式,与设备工作方向一致,有效的提升了工作的稳定性,墨囊两侧设有防滑指位,使用时拔插容易,具体工作思路如下,墨水从并排式进墨头进入墨囊,本墨路槽与传统的墨囊墨路相比,设计成大墨路储墨容积,提高止水阀门压力,有效防止止水阀部件停止工作时产生墨水渗漏,提高密封性,墨水经过止水阀组件再进入负压储墨池,储墨达到一定量时再通过墨路流入出墨插头,出墨插头采用两孔整体设计,有效提高本墨囊与喷头连接的牢固性,防止设备工作时产生振动而造成松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墨囊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墨囊。
背景技术
现有的墨囊进出墨方式与设备工作方向不一致,工作稳定性差,不带有省力装置,插拔费力,并且在工作时容易渗漏,出墨时不够流畅,为此,我们推出一种墨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墨囊,包括墨囊主体,所述墨囊主体的左侧上部设有两个过滤储墨池,所述过滤储墨池的正面卡接有过滤网片,所述过滤储墨池的下方设有弹簧固定基座,所述弹簧固定基座上连接有负压弹簧,所述负压弹簧的左侧设有微动片,所述墨囊主体的右下侧设有出墨插头,所述出墨插头的下侧设有两个插头出水口,所述出墨插头的下侧设有出墨密封圈,所述墨囊主体的上部设有两个进墨接头,所述墨囊主体的左侧设有第一薄膜,所述墨囊主体的右侧设有第二薄膜。
此项设置的目的是本墨囊设计成双通道横向进出墨的方式,与设备工作方向一致,有效的提升了工作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墨囊主体的一侧设有两个大储水槽。
优选的,所述墨囊主体的两个侧面对称设置有防滑指位。
优选的,所述墨囊主体和第二薄膜之间设有止水阀上盖。
优选的,所述止水阀上盖的左侧设有止水阀门和正压弹簧。
优选的,所述止水阀门的左侧连接有止水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成双通道横向进出墨的方式,与设备工作方向一致,有效的提升了工作的稳定性,墨囊两侧设有防滑指位,增加阻尼,使用时拔插容易,具体工作思路如下,墨水从并排式进墨头进入墨囊,进墨结构设计合理紧凑,方便分布墨管,墨水经过防腐蚀高精度过滤网进入过滤储墨池,再进入大容积的墨路槽,本墨路槽与传统的墨囊墨路相比,设计成大墨路储墨容积,提高止水阀门压力,有效防止止水阀部件停止工作时产生墨水渗漏,提高密封性,墨水经过止水阀组件再进入负压储墨池,储墨达到一定量时再通过墨路流入出墨插头,出墨插头采用两孔整体设计,与原单孔插头相比,现插头加宽了插口的整体尺寸,有效提高本墨囊与喷头连接的牢固性,防止设备工作时产生振动而造成松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后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出墨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平面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墨囊主体;2、出墨密封圈;3、弹簧固定基座;4、负压弹簧;5、微动片;6、第一薄膜;7、正压弹簧;8、止水阀门;9、第二薄膜;10、止水阀上盖;11、止水垫圈;12、进墨接头;13、过滤储墨池;14、过滤网片;15、出墨插头;16、防滑指位;17、大储水槽;18、插头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鉴平,未经高鉴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7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品
- 下一篇: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外屏柜加热控制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