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扭控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7416.2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8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洪远;何健;朱芬;邱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龙脉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2 | 分类号: | G01N3/22;G01N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王宏婧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扭控性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控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用于对导管的扭控性进行测试,所述导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扭控性测试装置包括动力机构、阻力施加机构及检测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导管的第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管旋转;所述阻力施加机构用于向所述导管施加阻力,以模拟所述导管在预定对象内受到的作用力;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导管之第一端的第一旋转信息和所述导管之第二端的第二旋转信息,所述第一旋转信息和所述第二旋转信息用于判断所述导管的扭控性。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模拟导管在预定对象中的受力并定量化地测定导管的扭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扭控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微创伤介入手术以其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而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微创伤介入手术的过程是:操作者在患者身体的某一部位开一个微小切口,然后将医疗器械例如导管从所述切口处送入血管并沿血管到达目标位置,最后在目标位置进行相应的诊疗。手术中操作者需要旋转导管以使其顺利通过迂曲或狭窄的血管到达目标位置,或者通过旋转导管来改变诊疗的位置,因而用于微创伤介入手术的导管需要具有良好的扭控性。
所谓扭控性是指操作者在导管的一端旋转一定角度,导管的另一端能够同步响应并随之旋转的性能。目前,国内外众多的导管都宣称可以实现1:1的扭控性,但却罕有明确有效的测量评价方法对这些导管在体内的扭控性进行验证,这使得医疗机构在采购导管时无法对各厂家的导管进行比对,不利于医疗机构选择性能优良的导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控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以对导管在体内的扭控性进行定量化测试,便于医疗机构选择性能优良的导管,从而改善疾病治疗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扭控性测试装置,用于测试导管的扭控性,所述导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包括动力机构、阻力施加机构及检测机构;
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导管的第一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导管旋转;
所述阻力施加机构夹持所述导管的第二端,并向所述导管施加压力,用于模拟所述导管在预定对象内受到的作用力;
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导管旋转时所述导管的第一端的第一旋转信息和所述导管的第二端的第二旋转信息;所述第一旋转信息和所述第二旋转信息用于判断所述医用导管的扭控性。
可选地,还包括信号处理机构,所述信号处理机构与所述检测机构通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旋转信息和所述第二旋转信息判断所述导管的扭控性。
可选地,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上可活动地设置有所述阻力施加机构,以调整位于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阻力施加机构之间的所述导管的长度。
可选地,还包括:锁定机构,用于将所述阻力施加机构锁定在所述导轨的预定位置处。
可选地,所述阻力施加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垫板、第一阻力片、第二阻力片和压块;
所述垫板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第一阻力片设置于所述垫板上,所述第二阻力片设置于所述第一阻力片的上方并与所述第一阻力片共同形成通道,所述导管贯穿所述通道,所述压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阻力片上并向所述通道施加压力。
可选地,所述压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阻力片上。
可选地,还包括:固定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并用于固定所述导管的第一端。
可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纹配合的弹性夹头母端和弹性夹头公端,所述弹性夹头母端与所述动力机构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衬芯,用于套设在所述导管的第一端,用于保持所述导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同心度。
可选地,所述动力机构为五相直流步进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龙脉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龙脉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74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