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NAND闪存的缓冲区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7839.4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8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伍卫国;宫继伟;解超;聂世强;张驰;张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nand 闪存 缓冲区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NAND闪存的缓冲区管理方法,把数据库缓冲区分成冷干净链表、冷脏链表和混合链表,冷干净链表、冷脏链表和混合链表按整体访问顺序进行编号;在整体逻辑上,把缓冲区看成一个按访问顺序组织的单链表,并提出时间窗口概念,覆盖最近一段时间内访问的数据页;当发生缓冲替换时,按冷干净链表、冷脏链表和混合链表的优先顺序,检查链表尾部指向的数据页是否在时间窗口内;如果在,则查找下一个链表;如果不在,则直接替换。本发明获得较大命中率同时,减小闪存写操作次数,从而获得更大的缓存收益,提高存储系统的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存储设备的缓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NAND闪存的缓冲区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缓冲区替换算法用于优化IO操作和减少对磁盘的访问次数,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数据块和网络服务器中。计算机存储设备的缓存模块能够优化I/O顺序,减少对存储设备的访问次数,一种良好的缓冲区管理方法能够获得更高的命中率,能够在整体上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
闪存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固态硬盘(SSD)以其体积小、重量轻、抗冲击、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和个人电脑中。与传统的磁盘不同,NAND闪存是一种一次性写入和批量擦除的存储介质,NAND闪存有三种基本操作,即读、写和擦除操作,其中读和写操作以数据页为单位进行操作,擦除操作是以块为单位进行操作,在写前要进行擦除操作导致了NAND闪存具有读写代价不对称性。因此面向闪存的缓冲区替换算法需要依据闪存的读写特性进行设计,考虑读写代价不对称性才能获得最佳的缓存收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面向NAND闪存的缓冲区管理方法,在尽量减少脏数据页写回操作的同时,利用局部性原理,保持高命中率,在读写代价和缓存收益中取得权衡,获得最大缓存收益。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向NAND闪存的缓冲区管理方法,把闪存缓冲区分成页单位的三个逻辑存储区域,并分别用链表结构进行组织管理,三个存储区域对应的链表分别为冷干净链表、冷脏链表和混合链表,三个链表中数据页以访问时间标记值作为逻辑编号;在整体逻辑上,把缓冲区的组织结构作为一个按逻辑编号顺序组织的LRU单链表;在此基础上提出时间窗口概念,时间窗口代表当前系统访问时间至前面某一时刻的一个时间向量,覆盖距离当前访问时间最近的数据页;当发生缓冲替换时,按冷干净链表、冷脏链表和混合链表的优先顺序,检查链表尾部指向的数据页是否在时间窗口内,选择不在时间窗口内的数据页进行缓存替换。
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S1、设置系统计数器,表示系统访问数据页的次数或系统的访问时间,其初始值为0;
S2、采用最近最少使用原则将闪存缓冲区的冷干净链表、冷脏链表和混合链表进行组织;设置缓冲区时间窗口大小表示最近访问的数据页范围;
S3、当上层应用发出对固态硬盘数据的读写操作请求时,首先将系统计数器值加1,代表系统访问数据页次数加1或系统访问时间加1,并在闪存缓冲区中检查请求数据是否存在;若存在,则调整数据页位置,并更新数据页访问时间以及中冷热标记和脏标记,然后将数据返回给上层应用,结束;若闪存缓冲区中不存在请求的数据,则执行步骤S4;
S4、检查缓冲区是否还有空闲空间容纳新的数据页,若缓冲区有空余空间,执行步骤S5;若缓冲区没有空余空间,则执行步骤S6;
S5、从固态硬盘中读取请求数据,并根据当前的请求类型,把该数据页插入冷干净链表的MRU端或冷脏链表的MRU端,同时设置该数据页相应的脏标记为0或1,把该数据页的冷热标识值置1,代表该数据页为冷数据页,把当前系统计数器值赋值给该数据页的访问时间标记值,然后把数据返回给上层应用,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7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