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军用计算机应用的主动减振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8021.4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8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彤;卢立勤;蔡晨同;叶佩青;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石茵汀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军用 计算机 应用 主动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面向军用计算机应用的主动减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从总振动信号中估计出激扰产生的振动信号,对所述激扰产生的振动信号进行低通滤波预处理,并通过基于最小均方算法LMS的自适应陷波器提取出需要进行减振的频点值,其中,所述总振动信号包括所述激扰产生的振动信号和作动器的主动控制力产生的振动信号;所述从总振动信号中估计出激扰产生的振动信号,进一步包括:利用振动效果估算器估计得到作动器主动控制力产生的振动,并将估计出的主动控制力产生的振动叠加回总振动信号中,以估计得到激扰产生的振动信号;
将所述需要进行减振的频点值分别传递给振动效果估算器和自适应控制器,以估计出作动器的主动控制力产生的振动信号和自适应控制器中的控制通道的参数;以及
利用所述控制通道的参数更新多作动器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权重,并通过更新后的多作动器自适应控制算法得到军用计算机应用的各个振动主动控制器需要施加的主动控制力信号,驱动器根据需要施加的主动控制力信号驱动作动器产生主动控制力,以抵消外部激扰产生的激振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军用计算机应用的主动减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振动效果估算器估计得到作动器主动控制力产生的振动,进一步包括:
利用所述振动效果估算器中的传递函数,根据减振频点信息,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估计得到作动器主动控制力产生的振动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军用计算机应用的主动减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减振频点信息,并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所述自适应控制器中控制通道的参数,其中,根据不同的减振频点信息实时调整所述控制通道的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军用计算机应用的主动减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权重更新公式为:
其中,fij(n)为经过控制通道cij进行滤波之后的总振动信号矢量,fij(n)=x(n)cij,x(n)为所述总振动信号,μ为收敛步长,wi(n)为第i个控制器n时刻l阶滤波加权系数矢量,j为目标减振点,cij为第i个控制器到目标减振点j输出的传递通道。
5.一种面向军用计算机应用的主动减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频率自适应跟踪模块,用于从总振动信号中估计出激扰产生的振动信号,对所述激扰产生的振动信号进行低通滤波预处理,并通过基于最小均方算法LMS的自适应陷波器提取出需要进行减振的频点值,其中,所述总振动信号包括所述激扰产生的振动信号和作动器的主动控制力产生的振动信号;所述频率自适应跟踪模块包括:估计单元,用于利用振动效果估算器估计得到作动器主动控制力产生的振动,并将估计出的主动控制力产生的振动叠加回总振动信号中,以估计得到激扰产生的振动信号;
传递模块,用于将所述需要进行减振的频点值分别传递给振动效果估算器和自适应控制器,以估计出作动器的主动控制力产生的振动信号和自适应控制器中的控制通道的参数;以及
主动减振控制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控制通道的参数更新多作动器自适应控制算法的权重,并通过更新后的多作动器自适应控制算法得到军用计算机应用的各个振动主动控制器需要施加的主动控制力信号,驱动器根据需要施加的主动控制力信号驱动作动器产生主动控制力,以抵消外部激扰产生的激振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向军用计算机应用的主动减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估计单元进一步用于利用所述振动效果估算器中的传递函数,根据减振频点信息,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估计得到作动器主动控制力产生的振动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向军用计算机应用的主动减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减振频点信息,并通过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所述自适应控制器中控制通道的参数,其中,根据不同的减振频点信息实时调整所述控制通道的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向军用计算机应用的主动减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权重更新公式为:
其中,fij(n)为经过控制通道cij进行滤波之后的总振动信号矢量,fij(n)=x(n)cij,x(n)为所述总振动信号,μ为收敛步长,wi(n)为第i个控制器n时刻l阶滤波加权系数矢量,j为目标减振点,cij为第i个控制器到目标减振点j输出的传递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80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洁环保的防雾霾窗户
-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对焊点毛刺的检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