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硫酸盐干湿循环强化再生粗骨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8548.7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7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王瑞骏;任亮;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0/02 | 分类号: | C04B20/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燕肇琪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硫酸盐 干湿 循环 强化 再生 骨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硫酸盐干湿循环强化再生粗骨料的方法,具体为:先将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进行预处理;其次将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浸泡于硫酸盐溶液中;然后将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出并干燥;接着将经过干燥后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烘干;最后按照上述第二至第四步循环处理多次,将多次循环处理后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进行清洗即得强化的再生粗骨料。本发明的方法以硫酸钠溶液的物理侵蚀性能产生的结晶压力及高温加热将骨料表面砂浆碎屑破坏,干湿循环初期可使得骨料表面粘连较弱的部分砂浆掉落;同时,骨料表面残存的少量砂浆可以与硫酸钠溶液产生水化产物生成钙矾石与石膏,密实表面砂浆,进一步增强再生骨料的性能,解决了再生粗骨料质量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骨料再生利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硫酸盐干湿循环强化再生粗骨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废旧混凝土再生粗骨料的采用可以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实现生活及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然而,由于大量的砂浆粘连在再生粗骨料的表面,这些砂浆内部存在大量的孔隙,导致再生粗骨料的孔隙率及吸水率较高,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受力时容易在新旧砂浆结合面产生微裂纹,发生应力集中,导致其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因此,如何提高再生粗骨料的性能是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采用添加矿物材料(粉煤灰、硅灰、纳米二氧化硅、水泥等),由于这些材料在水化时可以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水硬胶凝性能的化合物会包覆在再生粗骨料的表面,从而达到减小其孔隙率和吸水率的目的,然而以上方法没有改变再生骨料的内部结构,骨料的强度提高较少。此外,也有学者采用酸溶液和硅酸钠水溶液处理再生骨料,这两种方法均需要控制溶液的浓度,在高浓度下反而会降低制备的再生混凝土强度,对技术要求较高,且材料损耗大、成本较高。
申请号为201410233389.4的授权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二氧化碳养护再生粗骨料的方法,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对于仪器的依赖性较高,成本较高,在实际工程中运用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硫酸盐干湿循环强化再生粗骨料的方法,实现了不使用外加剂来强化再生粗骨料的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硫酸盐干湿循环强化再生粗骨料的方法,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进行预处理;
步骤2,将经过步骤1预处理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置于硫酸盐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步骤3,将经过步骤2浸泡一段时间后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取出并干燥;
步骤4,将经过步骤3干燥后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烘干;
步骤5,重复步骤2~步骤4多次,将多次循环处理后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进行清洗即得强化的再生粗骨料。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的预处理具体为:对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进行清洗去除其中的杂质,并对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进行烘干处理。
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包括卵石或碎石,再生混凝土粗骨料的粒径为 5mm~30mm。
步骤2中的硫酸盐溶液为硫酸钠溶液。
步骤2中的硫酸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20%。
步骤2浸泡一段时间具体为10小时~14小时。
步骤3的干燥具体为风干,风干时间为2小时~6小时。
步骤4的烘干具体为:再生粗骨料放入烘箱中,烘箱温度维持在80℃~120℃,烘干时间为6小时~10小时。
每次循环处理之前,保持步骤2的浸泡溶液的pH值为7~8。
循环处理的次数具体为5次~20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85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