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解析域名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8988.2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4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硕;董玉池;刘成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1/4511 | 分类号: | H04L61/4511;H04L6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马晓亚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解析 域名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用于解析域名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第一用户端发送的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其中,该域名解析请求中包括第一虚拟网络标识,该第一虚拟网络标识用于指示该第一用户端对应的虚拟网络;根据该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所属的协议类别,从该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待查询域名;根据本地缓存中与该第一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资源记录集合,确定与该待查询域名匹配的域名解析信息;基于对该域名解析信息的封装,生成与该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所属的协议类别匹配的域名解析响应信息。该实施方式简化了应用于云计算中虚拟网络的DNS系统的结构,提高了可用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解析域名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提供域名与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作为互联网中最基础的服务之一,在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延迟、更高的可用性等方面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在云计算领域广泛采用网络虚拟化技术对租户的网络之间进行隔离,因此面向虚拟网络的本地DNS系统设计不仅需要兼顾故障隔离域、性能与可扩展性,还需要考虑资源利用率以及管理配置的一致性。
相关的方式通常是为每个隔离的虚拟网络建立互相隔离的本地DNS系统。其中,DNS系统通常基于命名空间(Namespace)进行隔离,并且通过在隔离的DNS服务器上设置代理来控制每个隔离的虚拟网络下DNS记录的下发和生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用于解析域名的方法和装置。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解析域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用户端发送的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其中,域名解析请求中包括第一虚拟网络标识,第一虚拟网络标识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端对应的虚拟网络;根据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所属的协议类别,从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待查询域名;根据本地缓存中与第一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资源记录集合,确定与待查询域名匹配的域名解析信息;基于对域名解析信息的封装,生成与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所属的协议类别匹配的域名解析响应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根据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所属的协议类别,从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待查询域名,包括:响应于确定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所属的协议类别为非连接协议,从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待查询域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根据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所属的协议类别,从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待查询域名,包括:响应于确定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所属的协议类别为连接协议,将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映射至物理网络层;从映射至物理网络层的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待查询域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本地缓存中的资源记录中包括版本信息;以及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版本信息与目标版本信息不一致,对本地缓存中的资源记录进行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用户端发送的资源记录配置信息,其中,资源记录配置信息中包括第二虚拟网络标识,第二虚拟网络标识用于指示第二用户端对应的虚拟网络;根据资源记录配置信息,对本地缓存中与第二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资源记录进行更新。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解析域名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第一用户端发送的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其中,域名解析请求中包括第一虚拟网络标识,第一虚拟网络标识用于指示第一用户端对应的虚拟网络;提取单元,被配置成根据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所属的协议类别,从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中提取待查询域名;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本地缓存中与第一虚拟网络标识对应的资源记录集合,确定与待查询域名匹配的域名解析信息;生成单元,被配置成基于对域名解析信息的封装,生成与虚拟网络的域名解析请求所属的协议类别匹配的域名解析响应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89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粱固态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