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捷式捞雷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09554.4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6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升;徐新栋;沙琪;赵琪;陈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7/16 | 分类号: | B63C7/1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云燕春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捷 式捞雷 工具 | ||
1.一种快捷式捞雷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套雷机构、套绳组件、长杆和捞雷把手;所述长杆的一端端头处固定安装有所述套雷机构,其另一端安装有所述捞雷把手;所述套绳组件安装于所述套雷机构上,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套雷机构包括上半环、下半环、连杆机构;所述上半环和下半环组合形成圆环结构,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将其固定于所述长杆的一端,作为所述捞雷工具的套环,通过所述连杆机构控制所述上半环和下半环的开/合状态,进而实现对鱼雷抓夹;
所述套绳组件包括套绳、套绳拉绳、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所述套绳贴附于所述上半环和下半环的内环面上,其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半环的端头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磁体上,并通过所述第二磁体与下半环的端头连接;所述套绳拉绳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磁体上,并通过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上半环的端头处外侧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延伸到所述捞雷把手处;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磁极相反,当所述上半环和下半环闭合时其位置相对,通过磁力结合为整体;通过拉动所述套绳拉绳,所述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整体沿所述套绳拉绳方向移动,同时带动所述套绳的另一端随所述第二磁体移动,进而所述套绳内径缩小与所述上半环、下半环内周面脱离,将待回收雷体套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捷式捞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固定杆、活动杆、连杆拉绳、弹簧和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为套筒结构,其一端内周面设置有环状凸台,将所述弹簧座同轴套装于所述长杆的一端,其环状凸台一端朝向所述捞雷把手;所述弹簧为圆柱状压缩弹簧,同轴安装于所述弹簧座内并套装于所述长杆外周面上,通过所述环状凸台限制其一端的轴向位移;
所述活动杆一端为套筒,将其同轴套装于所述长杆和弹簧座之间,与所述弹簧另一侧接触;所述活动杆另一端为连杆,所述连杆的轴向垂直于其套筒的轴向,并以所述套筒的中心轴对称;所述连杆的两端沿长度方向开有滑槽,所述上半环和下半环的末端设置有滑块结构,分别与两个滑槽配合安装,使得所述上半环和下半环的末端沿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固定杆平行于所述连杆设置,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上半环、下半环靠近所述滑块的位置铰接,使得所述上半环和下半环能够分别绕铰接点转动;
所述活动杆的套筒的内周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连杆拉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凸起上,另一端穿过所述长杆延伸至所述捞雷把手;通过所述连杆拉绳和弹簧的作用,带动所述活动杆沿轴向移动,进一步带动所述上半环、下半环分别绕所述固定杆两端的铰接处转动,实现所述上半环、下半环的开/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捷式捞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环的端头处同轴设置有套绳环,用于限制所述套绳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捷式捞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绳拉绳靠近所述上半环的部分通过多个卡扣连接于上半环的外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捷式捞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为高强度碳纤维材料,密度为1.4~1.6g/c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快捷式捞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杆为伸缩杆结构。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快捷式捞雷工具的捞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手持捞雷工具靠近雷体,将所述套雷机构打开;
步骤二:拉动所述捞雷把手一端的连杆拉绳,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将所述上半环、下半环闭合,从而将待回收雷体套于所述上半环和下半环组成的套环内;
步骤三:拉动所述套绳拉绳的自由端,同时带动所述套绳的另一端随所述套绳拉绳移动,进而所述套绳内径缩小,将待回收雷体套紧;
步骤四:将待回收雷体通过套绳拉绳拉回至捞雷船;套绳套紧雷体后,捞雷工具的机械零件脱离雷体,通过套绳回收操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955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