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型钢柱固定系统及其应用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09844.9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7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兰建辉;庄慧燕;林佳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C3/34;E02D2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型钢 固定 系统 及其 应用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置型钢柱固定系统及其应用施工方法。上述内置型钢柱固定系统包括柱脚基础、连接杆、预埋钢板和柱脚板。柱脚基础开设有基坑,所述基坑内铺设有固定网;连接杆一端与固定网连接,另一端穿过预埋钢板并与所述预埋钢板连接;柱脚板与所述预埋钢板平行设置,所述柱脚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穿出所述预埋钢板后穿过连接孔并与所述柱脚板连接;所述预埋钢板与所述柱脚板之间填充有浆料层。采用上述固定系统,提高了钢柱就位的精准度;在预埋钢板与柱脚板直接填充浆料层,加强了预埋钢板与柱脚板的密实度,降低了钢柱偏位的可能性,提高了水平精准度。此外,上述内置型钢柱固定系统的应用施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适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内置型钢柱固定系统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成熟,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出于安全性的考虑,对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型钢混凝土(SRC)结构,即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设置型钢而构成的组合,它可以使在同样的构件截面条件下,构件的抗变形能力更强,抗震性能更好,延性比钢筋砼结构明显提高,因此,型钢柱在超高层项目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内置型钢柱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固定,一般地,内置型钢柱柱脚做法为在底板底标高处下挖700mm的深坑并浇筑混凝土做为型钢柱基础,钢柱埋板通过预埋锚栓与基础固定,钢柱柱脚板通过螺栓与底部埋板连接,柱脚板与埋板间缝隙通过C40无收缩细石混凝土或铁屑砂浆来填充。
然而,上述柱脚板与埋板间缝隙通过C40无收缩细石混凝土或铁屑砂浆来填充,钢柱的精准定位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钢柱精准定位得不到保证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保证定位精准的内置型钢柱固定系统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一种内置型钢柱固定系统,包括:
柱脚基础,开设有基坑,所述基坑内铺设有固定网;
连接杆,一端与所述固定网连接,另一端穿过预埋钢板并与所述预埋钢板连接;
柱脚板,与所述预埋钢板平行设置,所述柱脚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穿出所述预埋钢板后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柱脚板连接;
其中,所述预埋钢板与所述柱脚板之间填充有浆料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调节件与所述柱脚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调节件分别位于所述柱脚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杆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为锚栓,所述调节件和所述紧固件均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内设有与所述螺栓匹配的螺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杆以所述柱脚板的中心对称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柱脚板在所述预埋钢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预埋钢板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内置型钢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柱脚基础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在所述内置型钢柱的两侧。
上述内置型钢柱固定系统的应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柱脚基础处进行开挖并形成基坑,在所述基坑内铺设固定网;
根据所述内置型钢柱的固定位置将连接杆与固定网连接;
将所述连接杆穿过预埋钢板并与所述预埋钢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09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