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腐熟肥快速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0370.X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4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奇;邹彪;邓连友;刘善华;吴兴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上元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C05F17/60;C05F15/00 |
代理公司: | 11316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宝根 |
地址: | 2335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生产 腐熟肥 微生物 投送 合成料 备料 电控 腐熟 供料 排湿 供热 计量 生产 | ||
微生物腐熟肥快速生产方法。本生产方法包括十步,第一步备料,第二步合成料投送,第三步供热,第四步供料,第五步恒温腐熟,第六步搅拌,第七步排湿,第八步出肥,第九步电控运行,第十步降温、计量、包装。本发明用于快速生产微生物腐熟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腐熟肥快速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人离不开粮食,地离不开肥料,这是天经地义的自然规律。古人采取“歇地”、“换墒”的方式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腐殖物改良土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人们发现掩埋的畜禽粪便的土地生长出的杂草根深叶茂,从而发酵的畜禽粪便和生物质废弃物成了人类技术共享土壤离不开的有机肥。后来,氮磷钾进入了人们的视角,植物吸收了氮磷钾产量倍增。然而,单纯地追求氮磷钾对植物生长的刺激性,导致土地板结、盐渍化、污染了环境,损伤了人体健康,土壤里的微生物被杀死,造成了全世界的可耕地普遍失去了生命力。
早在公元前二十五年,农民就发现在前作为豆科植物的大田里种植谷类作物时,其产量有所提高,开始注意到细菌能增强农业土壤中的营养。在农业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先后将豆在沙培的条件下证明了科植物只有形成根瘤菌才能固定大气中的氮,又研发出“固氮菌剂”开创了细菌肥料的先河,蓝细菌(藻类)生物肥料穿越时空数百年,现其在持续农业中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微生物菌不仅为土壤激发了活性,而且医治了土壤中的病虫害。微生物是土壤的活性剂体现了人类群体智慧的结晶。
近年来,人们发现:土壤质地恶化,土地板结,土壤酸化,盐渍化,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土壤普遍失去了健康体征。究其原因是世界性的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大量不合理施用,不仅耗费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污染了微生物农产品品质和环境,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生存。要恢复土壤健康,就必需为土壤倾注微生物增添土壤活力。
微生物是土壤的生命特征成了农业科学经典的定义;为此,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以极大的精力用于微生物肥料的研发,以便有效地改良土壤,解决环境污染对农作物的侵害,为人们提供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微生物菌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经过发酵(人工培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改善植物的营养环境,或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活性物质,刺激植物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制品。
微生物肥料是活体肥料,它的作用主要靠它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当这些有益微生物处于旺盛的繁殖和新陈代谢的情况下,物质转化和有益代谢产物才能不断形成,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微生物菌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过程使微生物肥料具备了激活土壤和杀菌的属性。土壤质地有别,农作物品种多样,微生物菌种类繁多。目前国际国内微生物菌剂发展迅速,台湾兴华农业大学研发的微生物菌已超过160种。国内有的企业研发的活性菌数突破了1000亿/克,为土壤恢复活力提供了长生不老的药引子。
但是,微生物菌剂是菌而不是肥,因为它本身并不含有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元素,而只是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直接施入土壤中成活率低,一般不能单独施用,必须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植入营养丰富的营养体,以保证微生物在营养体中正常生长繁殖,使微生物菌进入土壤后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特征。
从现代农业生产中倡导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看,增强土壤活力,不污染环境的无公害生物肥料,必将会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传统的有机肥制作是将畜禽粪便或生物质废弃物密封堆积越冬发酵,春季实施两次翻堆亮肥,该肥腐熟完全,但随着人们集约化居住,此工艺积肥已很少见。
集约化养殖给有机肥产业带来了生机,企业将微生物掺入畜禽粪便、餐饮垃圾或生物质废弃物堆积发酵,发酵后的有机肥无菌、无臭肥效绩优,但堆积不仅需要3个月的密封发酵历程,而且还要间隔一定的时间翻堆两次。
微生物、餐饮垃圾或生物质废弃物撒入大棚地面翻入土壤,大棚温度高,有机肥发酵历时最少需要7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上元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上元绿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03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