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1063.3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岩本侑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电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H01R13/42;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韩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一种包含主体和插入于主体的触头的连接器,触头包含:突出部,其向与该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突起,其设置在触头的外周;伸出部,其向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伸出;主体在其内侧面包含:引导槽,其与突出部嵌合,并且向插入方向延伸;收纳部,其成为能够使包含突起的触头压入的内侧尺寸;压入部,其成为能够使包含伸出部的触头压入的内侧尺寸;从突出部开始与引导槽嵌合到达到最终位置的突出部的插入距离A、从突起的压入开始到达到最终位置的突起的插入距离B、从伸出部的压入开始到达到最终位置的伸出部的插入距离C成为A>B>C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连接器,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757198号公报)所公开的连接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的目的在于抑制端子金属件在连接器壳体内旋转,并且具备:树脂制的连接器壳体,其将具有圆筒状的筒状连接部的外导体端子保持在内部;端子收纳部,其形成在连接器壳体的内部,并且插入有筒状连接部;引导槽,其在位于端子收纳部的左右方向两侧的内壁上凹陷地形成,并且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壳体压入突起,其从筒状连接部的外表面呈前端变细的形状向径向外侧突出地形成,并且收纳于引导槽,由此被压入位于引导槽的左右方向两侧的两侧内壁。
在连接器中,各部件的同轴度是与嵌合相关的重要的项目,由于连接器的小型化、构造的复杂化,存在难以对各部件的同轴度适当地进行控制的情况。例如,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通过定位片和定位片收纳凹部(狭缝)进行位置控制,通过壳体压入突起(凸部)进行定位和保持,但没有考虑到同轴度,因此不能确保所需的同轴度。
发明内容
于是,在本发明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对同轴度进行控制的连接器。
本发明是包含主体和插入于主体的触头的连接器。触头包含:突出部,其向与该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突出;突起,其设置在触头的外周;伸出部,其向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伸出。主体在其内侧面包含:引导槽,其与突出部嵌合,并且向插入方向延伸;收纳部,其成为能够使包含突起的触头压入的内侧尺寸;压入部,其成为能够使包含伸出部的触头压入的内侧尺寸。从突出部开始与引导槽嵌合到达到最终位置的突出部的插入距离A、从突起的压入开始到达到最终位置的突起的插入距离B、从伸出部的压入开始到达到最终位置的伸出部的插入距离C成为A>B>C的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能够对同轴度适当地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触头、主体以及外壳的立体图。
图2A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主体的2-2剖面处的剖面图,图2B是触头的右侧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触头的正视图。
图4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主体的4-4剖面处的剖面图。
图5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主体的5-5剖面处的剖面图。
图6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主体的6-6剖面处的剖面图。
图7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主体和触头的2-2剖面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相同功能的构成部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是包含触头1、主体2以及大致圆筒形的外壳3的结构。触头1插入到主体2中。主体2插入到外壳3中。主体2为绝缘体(例如树脂)。触头1、外壳3为金属。
<前端部16、本体部17、末端部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电株式会社,未经星电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1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导加载程序验证扩展方法
- 下一篇:用于控制电动机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