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类行为观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1070.3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0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孟;冯德军;桂福坤;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天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80;A01K61/95;A01K63/00;A01K63/04;H04N5/247;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96 | 代理人: | 吴胜平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沈家***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行为 观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鱼类行为观察装置,属于鱼类行为视频影像获取领域,一种鱼类行为观察装置,包括观察箱,观察箱内部倾斜设置有斜板,斜板将观察箱分隔为生态模拟区、水流控制区,生态模拟区底面依次铺设有鹅卵石层、细沙层、泥沙层、砂石混合层;水流控制区左侧设有水流加速组件,水流控制区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水流控制区分隔为湍急区、平缓区,湍急区与平缓区的宽度比为1:2.5‑2.8,湍急区右侧侧壁设有转动棍。本发明能够从上面和侧面两个角度获取鱼类行为视频影像,能有效了解鱼类的印记、习惯化、条件发射等行为方式,对科研项目提供更大的帮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类行为视频影像获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鱼类行为观察装置。
背景技术
鱼类行为学是研究鱼类行为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属于动物行为学的范畴,与鱼类生态学、鱼类生理学和渔业学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鱼类在自然条件下或实验条件下的各种行为,包括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都是鱼类行为学的研究对象。鱼类行为研究中一般采用传统人工观测方法监测鱼类行为,这种方式较为不便,多为定性记录。通过远程观察与控制摄像头,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快速、量化、直观地观测鱼类活动。这样,可以减少人力的消耗,节省时间和成本,获取的视频影像也可以用于研究鱼类水下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类行为观察装置,能够从上面和侧面两个角度获取鱼类行为视频影像,能有效了解鱼类的印记、习惯化、条件发射等行为方式,对科研项目提供更大的帮助。
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鱼类行为观察装置,包括观察箱,观察箱内部倾斜设置有斜板,斜板将观察箱分隔为生态模拟区、水流控制区,
生态模拟区底面依次铺设有鹅卵石层、细沙层、泥沙层、砂石混合层;
水流控制区左侧设有水流加速组件,水流控制区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水流控制区分隔为湍急区、平缓区,湍急区与平缓区的宽度比为1:2.5-2.8,湍急区右侧侧壁设有转动棍。本发明的行为观察装置可通过多个视角对鱼类的各种行为进行实时观察,生态模拟区底面铺设的底质可监测鱼类在不同的时间段选择的栖息区域,也可以直接观察鱼类的行为活动,来判断鱼类繁殖活动对各环境因子的条件的要求,同时还可使用遮光布改变生态模拟区内光照的周期变化,用以观察鱼类对光照周期的行为变化,水流控制区一侧设置的水流加速组件能控制水体的流速,控制的水流流速在一定范围内可直接观察到鱼类在逆水或顺水游动时的最大游速来判断鱼类适合于那种水域养殖、生活,水流控制区内通过隔板分为湍急区与平缓区,两个区的宽度比在上述范围内可进一步加快湍急区内水流速度,通过更大的流速与转动棍的配合对鱼体产生刺激,使鱼体表面分泌更多的粘液,有助于鱼体表面粘液的观察。
优选的,观察箱顶部固连有支架,支架用于安装第二摄像机,观察箱左右两侧安装有第一摄像机、第三摄像机、第四摄像机,摄像机通过导线与视频采集卡相连,视频采集卡将视频信号传输至移动终端。通过设置四个摄像机能够在各个方向更清晰有效的对鱼类进行观察,视频采集卡可将摄像机拍摄的影像收集,通过信号传输的方式传输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时刻对观察箱内鱼类的各种行为进行实时记录,可用于各种对鱼类观察行为科研项目。
优选的,观察箱的前后两端设有集水池与溢流池,集水池左侧底部设有进水口,溢流池顶部安装有溢流栅格,溢流栅格与水流控制区连通。集水池用于对外界水源进行收集并传递至观察箱内,水流通过观察箱的生态模拟区再进入溢流池,溢流池内的水上涨后通过溢流栅格向水流控制区内流动,溢流格栅还可对水中较大的垃圾进行隔档,水面上的水利驱动器可保证水流方向及水流的速度,确保水体处于一直循环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天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舟山天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10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