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1696.4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1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亮;余颖龙;付凯妹;王燕;张占全;王晶晶;张雅琳;王嘉祎;谢彬;王延飞;庄梦琪;赵梓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9/16 | 分类号: | B01J29/16;B01J29/076;B01J37/30;B01J35/10;B01J37/08;B01J37/10;B01J37/03;C10G4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高龙鑫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裂化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部分含活性金属的化合物配制成溶液,与硅源、铝源以及有机模板剂混合打浆,然后老化、晶化,制得原位型金属-分子筛,其中按氧化物计,碱、铝源、硅源、水以及模板剂的质量比为 (1~500) Na2O:Al2O3:(1~850)SiO2:(10~800)H2O:(10~1000)模板剂;
(2)将步骤(1)中制得的原位型金属-分子筛经铵交换后再经水热处理-酸处理组合工艺改性,然后干燥、焙烧,制得改性分子筛;
(3)将大孔氧化铝、小孔氧化铝及步骤(2)中制得的改性分子筛混合后碾压、挤条成型,然后干燥、焙烧,制得催化剂中间体;
(4)将另一部分含活性金属的化合物配制成溶液,等体积浸渍于步骤(3)所制得的催化剂中间体上,干燥、焙烧,即得到所述加氢裂化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打浆的搅拌转速为300~1500r/min,打浆时间0.5~2h,浆液固含量为10~20wt%,温度为常温~80℃;
步骤(1)中老化的条件为室温下老化1~5h,晶化的条件为在80-150℃下晶化1-3d;
步骤(2)、步骤(3)和步骤(4)中干燥的条件均为在80~130℃下干燥3~5h,焙烧条件均为在400~600℃下焙烧3~10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4)中所述活性金属为第VIB族和第VIII的金属,以氧化物质量计,活性金属总量占催化剂总量的10~35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VIB族金属为钼和/或钨,以氧化物质,其用量计占催化剂总量的0~12wt%;所述第VIII族金属为钴和/或镍,以氧化物质量计,其用量占催化剂总量的10~25wt%。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4)中活性金属以氧化物质量计,二者的用量比为1:9~9:1,且其中第VIB族金属和第VIII族金属以氧化物摩尔比计为1:5~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源为正硅酸乙脂,硅酸钠,白碳黑和水玻璃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铝源为偏铝酸钠、氧化铝和硫酸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有机模板剂为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咪唑类离子液体和醋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铵交换采用0.5~2mol/L的氯化铵或硝酸铵溶液,在30~90℃搅拌交换0.5~2h;
所述水热处理为水蒸气气氛下,在0.01~0.05MPa、400~700℃下处理0.5~6h;
所述酸处理为浓度0.01~1mol/L的醋酸-醋酸铵或草酸-草酸铵络合溶液,在30~90℃下,处理0.5~2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加入助剂磷,以氧化物质量计,助剂磷占催化剂总量的10wt%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加入扩孔剂,所述扩孔剂是有机扩孔剂聚乙二醇或物理扩孔剂炭黑。
10.一种加氢裂化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其是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制得,其比表面积300~500m2/g,孔容为0.4~0.6cm3/g,红外酸度0.3~1.0mmol/g,其中强酸比例占30~60%,B酸和L酸比值为0.0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16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包获取和加载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双亲性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