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流端子短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1803.3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4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建;吕元双;蒋政权;罗鑫;杨光;樊国盛;周仕新;贾贵云;冷贵峰;晏维;杨元睿;孙江山;胡定林;巨彧龙;赵菊;王咿燃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 | 分类号: | H01R13/70;H01R13/40;H01R31/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邹广春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流 端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流端子短接装置,在需要对每组电流端子进行短接时,将短接插头与电流端子连接,按压需要接通的电流端子所对应的按钮,驱动第一杆段下移的同时,第二杆段会绕铰接点转动,使接触块沿第一导向段由第一限位点移动至第二限位点,将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导电块接通,各个连接板会将导入的电流引入导电块实现短接。绝缘座具有一定的长度,使工作人员与电流端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安全性较好,短接插头的设置位置与电流端子的位置对应,按压按钮即可完成各电流端子的短接,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工作量比较小,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电力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流端子短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电力系统的二次设备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将带电的每组电流端子短接,以便保证无电流流入二次设备,然后可以将连接设备侧和电源侧的接触块断开,从而将设备侧与电源侧的完全隔离,以便使用检验仪器来对设备进行检验。现有技术中,二次侧绕组开路和无故障情况下短接二次侧绕组目前主要还是采用简单的自制短接线或专用短接线将电流回路的A、B、C相的端子与N端子进行手动短接,工作人员与端子排几乎为零距离操作,相对危险。当需要同时短接多组电流端子才能断开二次设备时,操作过程会相对繁琐,工作量比较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电流端子短接装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流端子短接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绝缘座、导电块、多个连接板和多个短接插头,所述短接插头设于所述绝缘座侧面的插口内,所述导电块和所述连接板间隔设于所述绝缘座内,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短接插头接触;
所述导电块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的所述绝缘座部分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上方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弹性安装有按钮,所述按钮下端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设有接触块,所述接触块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连杆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杆段和第二杆段,所述铰接点设于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导向槽之间;
所述导向槽为偏心心形,具有上下分布的第一限位点和第二限位点,第一限位点和第二限位点的两侧分别为第一导向段和第二导向段,在按压所述按钮时,所述接触块能沿所述第一导向段移动至所述第二限位点将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导电块接通,或沿所述第二导向段移动至所述第一限位点将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导电块断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需要对每组电流端子进行短接时,将短接插头与电流端子连接,按压需要接通的电流端子所对应的按钮,驱动第一杆段下移的同时,第二杆段会绕铰接点转动,使接触块沿第一导向段由第一限位点移动至第二限位点,将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导电块接通,各个连接板会将导入的电流引入导电块实现短接。绝缘座具有一定的长度,使工作人员与电流端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安全性较好,短接插头的设置位置与电流端子的位置对应,按压按钮即可完成各电流端子的短接,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工作量比较小,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流端子短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流端子短接装置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流端子短接装置的截面图;
图4为图3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标识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标识底座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18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