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移动传感器覆盖增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1846.1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8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段超凡;冯径;常昊天;张之正;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吴旭 |
地址: | 41007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合作 博弈 移动 传感器 覆盖 增强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移动传感器覆盖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定义传感器节点集和区域内所需覆盖的事件集,通过移动传感器节点在覆盖事件集的基础上扩大整个区域的覆盖度为优化目标;其次,建立移动传感器节点间的非合作博弈模型,构造博弈效用函数,传感器节点与邻居节点进行非合作博弈,选择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位置进行移动,当传感器节点无法通过移动获得更高收益或能量耗尽时,退出博弈;最后,按照非合作博弈模型进行节点部署;
定义在区域Z内,存在m个事件监测点e,则事件集E={e1,e2,...,em},ei∈Z,i=1,2,...,m,部署同构的移动传感器n个,记为S={s1,s2,...,sn},sj∈Z,j=1,2,...,n,移动传感器节点的感知半径为rj,当前移动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为Pj,移动传感器节点通信半径为rc,rc=2rj;
在监测区域内,对于移动传感器节点sj对ei的覆盖概率p(ei,sj)满足如下公式:
其中,d(ei,sj)表示移动传感器节点sj与事件ei的欧氏距离,rs为移动传感器节点的自信圆半径,rj为移动传感器的最大探测半径;λ为感知衰减因子;
当移动传感器节点之间的欧式距离小于传感器通信半径rc时,那么他们互为对方的邻居节点,则移动传感器节点si的邻居节点集合表示为:
建立移动传感器节点间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包括如下步骤:
非合作博弈模型表示为其中博弈的参与者为监测区域内的移动传感器节点S={s1,s2,...,sn},sj∈Z,j=1,2,...,n,是移动传感器节点si的可选行动集合,为效用函数;记为移动传感器节点si选择的行动,则表示所有移动传感器节点选择行动的组合;在博弈中,移动传感器节点通过对局部网络信息的获取改变自身的决策行为,移动传感器节点可选择的位置为区域网格化后半径为rc内的格点位置;
完成初始部署后,移动传感器节点通过改变位置来监测更多的事件,通过构造价值函数考察单个移动传感器节点的价值
其中,为移动传感器节点si采用行动后,感知事件ek的概率;
同时,为了减少移动传感器节点间的重叠区域,避免部分区域移动传感器节点过于密集的情况,构造均衡性函数以提高部署的均衡性,所述均衡性函数如下式所示:
其中,表示si的邻居节点采取的行动,表示移动传感器节点si与sj位置间的距离,表示移动传感器节点sj的位置;
构造博弈的效用函数
非合作博弈阶段中,节点选择利益最大化的位置进行移动,并重新计算邻居节点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18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