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U型折弯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1948.3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2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王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天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阳江军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衡阳市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折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U型折弯机,包括机架体,驱动机构,第一折弯机构,第二折弯机构,固定件,限位机构,推缸控制器,接线盒和钢筋,本发明驱动机构的设置,由于齿条是通过齿轮带动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动作,同步性高,折弯折出的弧形较为匀称,适合用于折弯精度较高的钢筋件;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的设置,结构简单,折弯效果好,劳动强度低;固定件的设置,该折弯柱设置为束腰状,能够防止钢筋或者钢管在折弯的时候出现滑脱或者崩出的情况,保证设备的安全性;限位机构的设置,通过调整放置槽内的限位柱对不同折弯度的钢筋进行折弯限位长度调整,避免折弯过度或者不足的情况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弯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U型折弯机。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建筑物更加稳固,需要使用钢筋,而为了更好的使用钢筋,需要将一部分钢筋折弯,现在一般是建筑工人一只手压住钢筋,然后另一只手按压钢筋,对钢筋进行折弯,如此,难以控制钢筋折弯的角度,且建筑工人比较劳累,所以建筑工人会将钢筋夹在虎钳上,钢筋折弯之后,再操作虎钳将折弯后的钢筋松开,这样比较麻烦。
现有的折弯技术对一些有要求或者连续多个折弯的钢筋不太实用,尤其是一些钢箍需要四角折成U字状,这种折弯技术难度大,很难实现。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用U型折弯机,解决了现有折弯技术对一些有要求或者连续多个折弯的钢筋不太实用,尤其是一些钢箍需要四角折成U字状,这种折弯技术难度大,很难实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U型折弯机,包括机架体,驱动机构,第一折弯机构,第二折弯机构,固定件,限位机构,推缸控制器,接线盒和钢筋,所述的机架体采用4根角铁和一个矩形钢板焊接而成,且角铁焊接在矩形钢板底部的四角处;所述的驱动机构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体上;所述的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均设置在驱动机构上,并与驱动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固定件设置在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之间,该固定件垂直焊接在驱动机构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限位机构设置在固定件的左侧,该限位机构与固定件的顶部焊接;所述的推缸控制器通过螺钉安装在驱动机构的一侧,该推缸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接线盒连接;所述的接线盒通过螺钉安装在机架体的一侧,该接线盒通过导线与市电连接;所述的钢筋设置在第一折弯机构,第二折弯机构和固定件上,该钢筋在第一折弯机构,第二折弯机构和固定件上交叉穿过。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外壳体,空腔,齿条,连接杆和电推缸,所述的外壳体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体上,该外壳体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的齿条采用2个,其左端延伸至外壳体内部与齿轮啮合;所述的连接杆两端均与齿条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推缸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外壳体的右侧,其推杆与连接杆的中间位置固定;所述的电推缸通过导线与推缸控制器连接,在对钢筋进行折弯的时候,通过推缸控制器控制电推缸的动作,连接杆带动齿条向外壳体内移动,实现了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的同时动作,对钢筋进行折弯,由于齿条是通过齿轮带动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动作,同步性高,折弯折出的弧形较为匀称,适合用于折弯精度较高的钢筋件。
所述第一折弯机构和第二折弯机构采用相同结构组成;所述的第一折弯机构包括固定轴,套筒,齿轮和施力臂,所述的固定轴下端焊接在外壳体内部,其上端贯穿至外壳体的顶部;所述的套筒套接在固定轴上,该套筒的外部装配有齿轮;所述的施力臂焊接在固定轴的顶部,在齿条的驱动下,齿轮带动安装有施力臂的套筒旋转,在固定件的配合下,实现对钢筋的折弯,结构简单,折弯效果好,劳动强度低。
所述固定件包括立柱和折弯柱,所述的立柱焊接在外壳体上;所述的折弯柱焊接在立柱的顶部,该折弯柱设置为束腰状,能够防止钢筋或者钢管在折弯的时候出现滑脱或者崩出的情况,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天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天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19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