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通家装全产业链的家装一体设计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2133.7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6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林帝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庭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Q50/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汇和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5 | 代理人: | 陈江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通 家装全 产业链 一体 设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通家装全产业链的家装一体设计系统及方法,提供了一种嵌入素材库、云渲染、施工图、报价等系统,且与商品库、展示、交易等系统链通,从而构建以先进设计软件为基础的智能化、专业化、标准化、一体化设计四位一体的设计系统,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劳动,减少浪费,大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装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融通家装全产业链的家装一体设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因缺乏整合家装全产业链资源的技术平台,至今家装设计系统尚未完全与上下游资源融合融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导入的设计元素和设计系统兼容性差:
具体表现为,在CAD户型导入时容易出错且无法识别户型中各种墙体和硬装部分;硬装、软装模型需单独导入、编辑,效率低下;设计生成的施工图不精准,硬装部分无法完整体现,并非真正的可用于施工的施工图,预算报价多有漏项。
2、上下游产业标准不一致:
上下游对应的户型模型、商品模型各有各的标准,阻碍资源共享;基于虚假的户型模型商品设计出来的方案无法实际应用到实际施工中;设计周期长、成本高;方案展示标准不统一,无法共享并协同服务。
3、上下游产业独立分散缺少联通:
①设计全过程需在不同的平台上交由不同的角色完成,数据流转效率低;②设计与供给端脱节,设计师需自行建模或购买模型设计效率低,成本高;③设计与消费需求脱节,市面上的商品模型无法完全与真商品建立一一对应关系;④设计成果难以大范围高效展示与共享,价值尚未最大化。
综上所述,目前家装设计系统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实现全产业链的融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力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融通户型提供方、商品提供方、方案设计方、施工方等上下游产业,形成高度智能且专业化、标准化、一体化四位一体的家装设计系统。
为了实现以上任一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融通家装全产业链的家装一体设计方法,包括:
S1:导入素材标准以及展示与交易标准体系,并导入标准素材数据,其中素材数据为原始元素组成的编辑组合包,至少包括标准户型数据、标准模板数据以及标准模型数据;
S2:以素材标准读取符合设计需求的标准素材数据,逆向拆解标准素材数据的编辑组合包,根据标准素材数据的原始元素的特点还原标准素材数据;
S3:选取标准户型数据对应的标准户型、标准模板数据对应的标准模板以及标准模型数据对应的标准模型,组合形成一级设计户型,自匹配标准模板和标准模型于标准户型,匹配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标准模板或标准模型的长宽与应用场景的长宽匹配并自适应缩放,或者其长度与应用场景的长度匹配并自适应缩放,或者其宽度与应用场景的宽度匹配并自适应缩放;标准模板或标准模型的个数与应用场景的面积匹配并自适应调整;标准模板或标准模型的位置自动适应;标准模板或标准模型的类型自匹配调整;标准模型与实际空间尺寸匹配自动生成符合施工工艺的施工尺寸;标准模板或标准模型缩放时,附着其上的包括但不限于花纹、商品保持原有大小尺寸、形状不变;
S4:在一级设计户型的基础上,自编辑调整标准模板数据和/或标准模型数据,形成二级设计户型,其中标准模板数据的可编辑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标准模板的替换,标准模板中的模型替换;标准模板数据和标准模型数据的可编辑包括对应模板、模型参数的编辑;
S5:基于一级设计户型或二级设计户型,自动生成对应的施工图纸和/或预算清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融通家装全产业链的家装一体设计系统。
相较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庭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庭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21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iC MOSFET驱动电路
- 下一篇:遥感微纳卫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