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布卷包装机的侧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2242.9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7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1/10 | 分类号: | B65B61/10;B65B51/10;B65B3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徐锋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卷包 装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布卷覆膜包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布卷包装机的侧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沿宽度方向水平设有若干条输送带,所述机架两端分别设有自动对夹装置,所述机架两端外部分别设有抽风机;所述自动对夹装置朝外的一侧开设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通过管道与抽风机连接;所述自动对夹装置内从内到外依次设有拢膜机构和切封机构,所述拢膜机构包括两块可侧向移动的夹板,所述切封机构包括均可上下移动的侧刀和切割座;本发明在对布卷进行侧封时,首先通过拢膜机构对布卷侧面的薄膜进行对夹,使薄膜重叠后再通过封切机构进行封装,减小了封口的宽度,增加了包装的牢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卷覆膜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卷包装机的侧封装置。
背景技术
布卷经包装机的主封装置对其周向表面进行覆膜包装后,其两侧依然开口,需要对其两侧进行封装。现有的侧封技术较为简单,采用经高温加热的封刀对两侧的薄膜进行熔合,薄膜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完成覆膜包装的全过程。这种侧封方式会导致封口较宽,牢固度不强,并且薄膜内残留有空气,搬运或运输过程中受到挤压容易破损,造成布卷受到污染或损坏。另外,在目前的自动化包装机中,不同直径的布卷在包装时侧面的封刀适应性较差,会导致封口的位置不居中,浪费材料并且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卷包装机的侧封装置,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布卷包装机的侧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沿宽度方向水平设有若干条输送带,所述机架两端分别设有自动对夹装置,所述机架两端外部分别设有抽风机;所述自动对夹装置朝外的一侧开设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通过管道与抽风机连接;所述自动对夹装置内从内到外依次设有拢膜机构和切封机构,所述拢膜机构包括两块可侧向移动的夹板,所述切封机构包括均可上下移动的侧刀和切割座。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若干个输送带位于同一端的所有带轮通过同一根转轴相互连接,所述转轴通过电机驱动。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机架上位于两个自动对夹装置之间设有一对V形的托架,所述托架的底部设有托架驱动气缸,用于驱动托架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机架上位于输送带的进料端设有一对托板,所述托板的一端铰接于与其相邻的输送带的侧壁上,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托板下方设有托板驱动气缸,所述连接杆远离托板的一端与托板驱动气缸的输出端铰接,所述托板驱动气缸的尾部铰接于机架底部。托板驱动气缸可驱动托板沿其一端转动,使托板的另一端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拢膜机构还包括两个夹板导杆和两个夹板驱动气缸,所述夹板导杆横向设置于自动对夹装置内,所述夹板可滑动地设置于夹板导杆上;所述夹板驱动气缸设置于自动对夹装置的侧面,所述夹板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与夹板连接。通过夹板驱动气缸驱动两块夹板向中间移动,可对布卷端部的薄膜进行收拢。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切封机构还包括侧刀驱动气缸和切割座驱动液压缸,所述侧刀驱动气缸设置于自动对夹装置顶部,其输出端与侧刀连接;所述切割座驱动液压缸设置于自动对夹装置底部,其输出端与切割座连接;通过同时驱动侧刀下降和切割座上升,可对薄膜进行居中切除封装,增加包装的牢固度。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侧刀的头部设有凸起的切刀和切刀两侧的熔台,其中切刀用于切除多余的薄膜,熔台用于对切口进行熔合封装。
进一步的设置在于,所述吸风口处设有风口调节板,用于调节吸风口的大小,从而调节抽风机的吸力。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在对布卷进行侧封时,首先通过拢膜机构的两块夹板对布卷侧面的薄膜进行对夹,使薄膜重叠后再通过封切机构进行封装,减小了封口的宽度,增加了包装的牢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22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半自磨机大直径耐磨钢球生产的材料和方法
- 下一篇:干粉吸入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