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类零件出料斜槽防磕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3696.8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5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朱铁壁;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11/20 | 分类号: | B65G11/20 |
代理公司: | 徐州创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3 | 代理人: | 李丰刚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斜槽 磕碰 结构 | ||
本发明一种轴类零件出料斜槽防磕碰结构公开了一种安装在现有出料斜槽侧板上,通过弹性弧片对轴类零件进行弹性缓冲,避免其与接料机构碰撞产生损伤的防磕碰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架的一端置于底板的一端上,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为梯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先竖直向上延伸,再反向向下折弯并延伸一段距离,固定板置于连接架的另一端上,所述固定板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固定板中部开有通孔,所述底板的两侧面分别为斜面,所述底板的一侧上等距开有多个插槽,所述弹性弧片的一端置有插扣,且所述弹性弧片通过插扣插置于底板上的插槽内,所述弹性弧片的一端两侧边上置有压块,所述弹性弧片的另一端水平延伸一段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轴类零件出料斜槽防磕碰结构涉及一种防止轴类零件在出料斜槽内磕碰的结构,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现有出料斜槽侧板上,通过弹性弧片对轴类零件进行弹性缓冲,避免其与接料机构碰撞产生损伤的防磕碰结构。
背景技术
在对轴类零件进行生产加工过程中,其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为了保证生产加工各工序间的效率同时加上现有自动化生产线的普及,各工序间互相传输转运中经常会采用斜槽结构进行轴类零件的出料与转运,传统上的斜槽出料过程中主要通过轴类零件自身重力沿着斜槽方向进行滚动滑落,在滚落过程中轴类零件动能逐渐增大,在滚出斜槽后容易与接料机构产生碰撞从而造成零件本体的损伤,现有的预防方式是将出料斜槽改为角度可调节的结构,但是该方式一是角度调节使用不便,二是改造安装方式较为繁琐,不便于快速对斜槽进行改装预防。
公告号CN107187847A公开了一种轴类工件出料用接收装置,该装置包括:架台、通过支架设置在架台上的传送器、设置在架台前部的接料箱,架台两侧通过铰链对称设置有挡板,传送器包括:与支架连接的固定轴、设置在固定轴上的旋转轴、设置在旋转轴上的连续链条块、设置在连续链条块表面的传输带,所述架台上在传输带侧下部与接料箱之间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过渡块,该装置其滑坡面容易使轴类零件获得一定动能,在滚落到后续接料机构时容易产生磕碰伤。
公告号CN202670711U公开了一种轴承热处理设备出料口结构,包括热处理机,所述热处理机内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折返点为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一个以出料口为最高点的向下倾斜的滑道;所述滑道底面的中部与热处理机之间设有一根撑杆;所述撑杆的长度可调,该结构用于现有出料斜槽时,改造安装较为繁琐,不便于快速安装进行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轴类零件出料斜槽防磕碰结构提供了一种安装在现有出料斜槽侧板上,通过弹性弧片对轴类零件进行弹性缓冲,避免其与接料机构碰撞产生损伤的防磕碰结构。
本发明一种轴类零件出料斜槽防磕碰结构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轴类零件出料斜槽防磕碰结构由底板、插槽、弹性弧片、弹性凸点、连接架、固定板、通孔、插扣和压块组成,连接架的一端置于底板的一端上,所述连接架的一端为梯形板状结构,所述连接架的另一端先竖直向上延伸,再反向向下折弯并延伸一段距离,固定板置于连接架的另一端上,所述固定板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固定板中部开有通孔,所述底板的两侧面分别为斜面,所述底板的一侧上等距开有多个插槽,所述弹性弧片的一端置有插扣,且所述弹性弧片通过插扣插置于底板上的插槽内,所述弹性弧片的一端两侧边上置有压块,所述弹性弧片的另一端水平延伸一段距离,然后向上弧形弯曲,所述弹性弧片的弧形凹面上置有多个弹性凸点,所述压块为梯形块状结构,且朝向底板的面为斜面,所述连接架的内侧面上置有夹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为可伸缩结构,所述连接架由伸缩套管和伸缩连杆组成,所述伸缩连杆的一端套置于伸缩套管内,且通过锁紧螺钉固定,所述伸缩连杆的另一端和固定板相连接。
有益效果
一、能够对从斜槽上滚落的轴零件进行缓冲,防止其滚落速度过快产生磕碰伤。
二、能够快速使用安装在现有出料斜槽处,使用安装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种轴类零件出料斜槽防磕碰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36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绵钛破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溜槽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辊道式升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