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裂解汽油回收苯乙烯用脱色剂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4160.8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2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孔凡龙;林向阳;李有金;林龙平;付鑫;杨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杭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7/148 | 分类号: | C07C7/148;C07C15/4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静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解 汽油 回收 苯乙烯 脱色剂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裂解汽油回收苯乙烯用的脱色剂及其使用方法。为了解决现有脱色剂1脱色效果不尽、2环境污染大的难题,本发明采用可与苯乙烯物料中显色物质快速反应的组分,提出了一种高效无污染的脱色剂。所述脱色剂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肉桂醛及其衍生物55~70%,氮氧自由基阻聚剂5~15%,溶剂15~30%。本发明脱色剂能选择性的与显色物质结合,生成沸点大于苯乙烯的组分,进而通过蒸馏脱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苯乙烯用脱色剂,特别是一种用于裂解汽油回收苯乙烯精制过程使用的脱色剂。
背景技术
苯乙烯是合成橡胶和塑料的单体,是最重要的烯烃之一,主要用于生产丁苯橡胶、聚苯乙烯和泡沫聚苯乙烯;也用于与其他单体共聚制造多种不同用途的工程塑料,如与丙烯腈、丁二烯共聚制得ABS树脂;也是生产离子交换树脂及医药品的原料之一,此外苯乙烯还可用于制药、染料、农药以及选矿等行业。
工业上90%的苯乙烯通过乙苯脱氢生产工艺制得,另外为乙苯和丙烯的共氧化法。这两种技术成熟,生产工艺稳定,所得苯乙烯产品都不存在或较少存在色度不合格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乙烯装置日益大型化,全球大型和超大型乙烯装置越来越多,从乙烯生产过程副产物裂解汽油馏分中回收苯乙烯既可以降低裂解汽油加氢的氢耗和能耗,还可以回收价值更高的苯乙烯产品,进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型乙烯装置上马了裂解汽油装置。由石脑油裂解而来的裂解汽油组成成分复杂多样,因而抽提回收得到的苯乙烯色度较高,不能达到优质品要求,需要经过精制脱色处理。
裂解汽油馏分的铂钴色度(Pt-Co)大于500,经过萃取精馏、溶剂回收和精制苯乙烯精馏单元无法解决苯乙烯色度问题,得到的纯苯乙烯色度仍在10以上。
传统工艺采用白土脱色,白土处理用量较大且很难再生,处理这些使用过的白土的带来严重的环保压力很大;另外白土脱色是放热反应,使得苯乙烯容易聚合,由于白土具有很强的酸性,在处理由裂解汽油中获得的含苯乙烯物流时会使苯乙烯及其含有的其它不饱和化合物发生聚合,容易造成塔堵,且造成大量的目的物质损失。
美国专利US3763615、US3763015公开了一种用硝酸为脱色剂,新建一个脱色单元,对裂解汽油中回收的苯乙烯进行脱色的方法。根据其专利描述,采用硫酸、磷酸、高锰酸钾及顺丁烯二酸酐作为脱色剂的脱色效果均较好,然而由于硝酸、硫酸及高锰酸钾均为强氧化剂,因此其工业应用存在显著缺点。这些强氧化剂首先导致许多副反应的发生,生成的副产物引入到最终的产品中,影响产品纯度;其次强氧化剂的使用带来的环保压力巨大,再次是脱色过程工艺复杂、设施投资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裂解汽油回收苯乙烯精制过程用脱色剂使用过程复杂、脱色效率低、容易与苯乙烯发生副反应的技术问题,该脱色剂具有脱色效果好、工艺简单、基本不发生副反应的优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裂解汽油回收苯乙烯用脱色剂,所述脱色剂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肉桂醛和/或肉桂醛衍生物55~70%,氮氧自由基阻聚剂5~15%,溶剂15~30%。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肉桂醛的衍生物选自被-NR3,-F,-Cl,-Br,-I,-NO2,-CN,-COOH,-C=O,-OCH3,-C6H5基团取代的肉桂醛。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的肉桂醛用量为不低于10%。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以重量百分比计的肉桂醛衍生物的用量不低于10%。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氮氧自由基阻聚剂采用亚磷酸(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自由基)混合酯。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溶剂采用芳烃类高沸点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杭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杭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41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