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政污泥全过程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4996.8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3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杨凡;张伟;张小寒;李运宝;张佳宝;徐雪;王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2;C02F11/121;C02F11/122;C02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污泥 全过程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泥全过程处理系统,包括生物池、二沉池、浓缩设备、清水池、脱水池、固化池和后处理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提出一种污泥源头减量+减容+资源化利用的市政污泥全过程处理系统,实现污泥的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从污泥源头减量出发,减少15%‑25%的污泥产生量,从根本上降低污泥处理成本;(3)将污泥和自然土掺杂固化后用于路基填土,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可省去填埋或焚烧等后续处理步骤,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污泥全过程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严厉的污水排放标准的实施,城市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随之产生的污泥量也急剧增加。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7年6月底,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产生含水率为80%的污泥超过500万吨/年,污泥处理费用占到污水处理厂运行总费用的25%-40%,有的高达60%。污泥中含有大量致病菌、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如若得不到有效处置,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严重威胁。
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方法遵循“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不难发现,“减量化”是降低污泥处理成本和避免后续的污泥处理问题的有效前提。但是目前大部分污水处理厂一般从末端被动处理污泥,将污泥含水率降至80%左右后再进行填埋、堆肥、自然干化或焚烧。这些传统的处置技术,不仅存在处理能力不足、处置成本高和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同时还忽略了污泥中资源的再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污泥全过程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污泥全过程处理系统,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
生物池,通过添加微生物复合菌剂来降低污泥中有机物的含量和微生物数量,从而获得源头减量污泥;
二沉池,用于接收所述的生物池中减量污泥,并使减量污泥分离为上层清液和下层污泥浆;
浓缩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的二沉池中的下层污泥浆,并将下层污泥浆进行浓缩处理,从而获得浓缩清液和浓缩污泥浆;
清水池,用于接收所述的二沉池中的上层清液以及所述的浓缩设备中的浓缩清液;
脱水池,用于接收所述的浓缩污泥浆,向脱水池中加入脱水剂,并通过脱水设备对浓缩污泥浆进行脱水处理,从而获得脱水污泥;
固化池,用于接收所述的脱水污泥,并通过污泥固化剂对脱水污泥进行进一步固化脱水,从而获得固化脱水污泥;
后处理池,用于接收所述的固化脱水污泥,并通过掺杂自然土和固化剂对固化脱水污泥进行后处理,从而获得路基填土。
作为优选的,其还包括微生物复合菌剂生产装置,所述的微生物复合菌剂生产装置通过管路与生物池相连接,用于将通过微生物复合菌剂生产装置制得的微生物复合菌剂输送至生物池。
作为优选的,其还包括污泥调理剂储存罐,所述的污泥调理剂储存罐通过管路与浓缩设备相连接,用于将污泥调理剂输送至浓缩设备。
作为优选的,其还包括脱水剂储存罐,所述的脱水剂储存罐通过管路与脱水池相连接,用于将脱水剂输送至脱水池。
作为优选的,其还包括污泥固化剂储存罐,所述的污泥固化剂储存罐通过管路与固化池相连接,用于将污泥固化剂输送至固化池。
作为优选的,其还包括自然土储存罐,所述的自然土储存罐通过管路与后处理池相连接,用于将自然土输送至后处理池。
作为优选的,浓缩设备为浓缩机。
作为优选的,脱水设备为板框式压滤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49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图案化的导电层的显示设备
- 下一篇:高频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