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酒店三管节能间歇振动管壳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116286.9 | 申请日: | 2019-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罗凯宬;王劭铭;郭春声;冷学历;王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宏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G7/00;F24H9/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薛晓军 |
地址: | 2612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酒店 节能 间歇 振动 管壳 换热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酒店三管节能间歇振动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置管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包括中心管、左侧管、右侧管和管组,所述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设置在中心管相对的两侧;右管组的位置是左管组沿着中心管的轴线旋转180度后的位置;所述换热部件为3个,在一个周期时间T内,3个换热部件的换热功率间歇式变化。本发明通过设置三组换热部件交替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保证整体换热均匀,从而实现很好的除垢以及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间歇式振动除垢的管壳式换热器。用于家居、酒店、会所等。
背景技术
在酒店,各个设备需要高温热源,而通常都采用热水或者蒸汽做热源的方式。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热源供应系统在住宅、酒店、办公、洗浴中心、会所等场所广泛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热源供应系统大多数是采用燃油、煤气锅炉加热热水、蒸汽加热热水等,制热成本较高,而且使用煤气、然油加热容易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废气,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工业中产生的废水、废气中的热能无法有效利用,造成能源浪费,不利于热源的优化组合。
管壳式换热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为了降低能耗,工业生产中对换热器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对换热器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十年来,虽然紧凑式换热器(板式、板翅式、压焊板式换热器等)、热管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管壳式换热器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其仍占据产量和用量的统治地位,据相关统计,目前工业装置中管壳式换热器的用量仍占全部换热器用量的70%左右。
管壳式换热器结垢后,采取常规的蒸汽清扫、反冲洗等方式对换热器进行清洗,生产实践证明,效果不是很好。只能将换热器的封头拆卸下来,采用物理清理的方式,但采取该种方式进行清洗,操作复杂、耗时长,人力、物力投资较大,对连续化的工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困难。
利用流体诱导传热元件振动实现强化换热是被动强化换热的一种形式,可将换热器内对流体振动诱导的严格防止转变为对振动的有效利用,使传动元件在低流速下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幅度的提高,并利用振动抑制传热元件表面污垢,减低污垢热阻,实现复合强化传热。
在应用中发现,持续性的换热会导致内部流体形成稳定性,即流体不再流动或者流动性很少,或者流量稳定,导致换热管振动性能大大减弱,从而影响换热管的除垢以及换热的效率。
目前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双集管,一个集管蒸发,一个集管冷凝,从而形成振动除垢式热管。从而提高了热管的换热效率,减少结垢。但是上述的热管的换热均匀度不够,仅仅在一侧进行冷凝,而且换热量也少,因此需要进行改进,开发一种新式结构的热管系统。因此需要对上述换热器进行改进。对此,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能够产生周期性振动的管壳式换热器,并且已经进行了专利申请。
但是,在实践中发现,通过固定性周期性变化来调整管束的振动,在先申请中,针对单个换热装置的换热进行了研究,但是存在整体换热不均匀问题,例如,可能出现换热功率随着时间出现高低不同,本发明对于在先申请进行了改进,使得整体换热均匀,又能够提高换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管壳式换热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式结构的电加热管壳式换热器。该管壳式换热器能够实现换热管周期性的频繁性的振动,提高了换热效率,从而实现很好的除垢以及换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宏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宏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62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酒店节能管壳式换热器
-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